你真的理解:“轻装修,重软装”?

2016-10-13 09:16 来源:搜狐焦点家居

  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大家谈论装修,不是一开口就大谈“风格”,开始谈论自己的生活,因为简单的风格已经不能够满足每个家庭的个性生活了。

  近年来接触到一些客户在沟通中,悄然发现了一些变化,他们会主动在装修需求中提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轻装修、重装饰”的概念,这不得不说,我们的客户在装修过好几套房子后愈发有经验了。

  而我在与客户磨合沟通的过程中,也滋养着我,让我也能不断进步和成长。

  咱们不讲道理,说自己的感受,娓娓道来:

  PART1:

  中国人家客户(开心莲子)&黄工(Me)

  (去年夏天,我们量房时候的照片,那时候的草木还是郁郁苍苍的样子!)

  (土建拆除后的样子,是酱紫的,等待变身后的惊喜!)

  开心莲子:我的那套别墅,我想做成一个会所,平常会有很多活动,比如做酵素和醋、开画展、旗袍展示、禅修……

  我的这些活动可以在这个房子里能够实现吗?

  Me:当然可以,室内空间是为居住的人去服务的,既然您有这样的需求,那么我们要让空间更好的让我们去拥有,所以这样的需求下我会把空间关系梳理好,做减法!而您希望在空间中实现的各种主题活动,我们在留白空间中可以为后续活动做一些“小心机”:如一面墙贴质朴的青砖,借顶面天光让其丰富有趣,不同活动主题的展示可以摆放在凸出墙面的隔板上,比如彩色的酵素瓶子或者各种茶壶,用活动的主题装饰这个空间。

  “轻装修,重软装”:

  中国人家别墅,我们进行了大范围扩建,将每一层的空间扩大和开阔,墙面没有任何造型,地面水泥地;内部软装上,我们以开心莲子自己的活动主题,进行“软装”搭配,每一次活动,都会有不同的风景。

  PART2:

  长发都市诸公(同妈)&黄工(Me)

  (家里春意盎然,处处生机,看着舒服,住着更是愉悦!)

  同妈:我最近在看一本日本的关于收纳体系的书《打造一个井井有条家》,关于对家里的收纳,我很感兴趣,想让家里井井有条。

  Me:嗯,一个好用和高效的家,一定是收纳体系很好的,设计之时,我们应该减少凹造型的成分,对内在的体系方面要好好研究和打造。

  同妈:其实,我觉得就是那种大白墙就很好,没有太多装饰的成分。

  Me:对呀,设计越做到后来就是做减法的过程,能够将空间做得简洁但是不单调就需要功力了。不过大白墙,这样多的留白,留给主人下笔的地方就多了,给家留下生长的空间,哈哈~

  同妈:我想,把家里顶楼做成一个花园,我之前的几套别墅都是自己摸索做,喜欢和大自然亲近。

  Me:哇!不错的想法,将室外的大自然引入室内,家的范围可宽广了,天地万物就是家的“软装”呀。

  嗯!为什么不让整个家都充满绿色呢?让生活诗意一些。

  同妈:还能这样?(不可置信)

  “轻装修,重软装”:

  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向室外“偷”面积,是我们惯用的小花招,但是,还有更高明的手法,向室外借景,将室外的景物内移的手法,家里最好的软装就是“亲近大自然”。

  PART3:

  涟城(胡总)&黄工(Me)

  (中国人家工地目前已经硬装结束,这是一面青砖墙,放上各种主题的物品,无声胜有声。)

  胡总:我现在涟城的这套别墅想做成一个会所的公共空间,有时候会过来吃吃饭。(平时住在仁恒江湾城)我想要的家是:环保、简洁、舒适、方便的。

  Me:室内用的材料越多,虽然每款材料达到安全标准,但是所有的相加,很有可能超标,我也建议,能少用材料堆砌就少一些,在软装上可以协调一些,比如布艺和花草的搭配。

  胡总:对的,就是“轻装修,重软装”,你们设计师经常提到了,我想在舒适设备上,比如水净化、供暖、空气净化、智能家居方面多考虑些。这些东西能够实实在在对身体有好处,让人健康。

  Me:装修中,在健康方面多投入是很明智的想法呢!

  “轻装修,重软装”:

  十一期间,我们去了中国人家看工地,他们对空间的架构和设计很喜欢,特别是看到铺满的水泥地,觉得就是需要这样返璞归真的设计,用最简单、环保的材料做设计,有让人安静的神奇作用。

  我和她一致建议:有时间可以去瓦库坐坐,那里流动的空气、阳光和水是让人很流连忘返的。

  “轻装修,重软装”的理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不同的人,对于家的诠释也会截然不同,遵从自己的内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说真的,与每一位业主的接触,我都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很多关于内心的需求和对设计更深的要求。我也在不断地从他们的反馈中汲取营养,这样,真的很好。我所传递的情感设计,也正是与每一位业主深入沟通后更有心用心理解和体会到的!

  有时候,我反而认为,认真生活的每个人,其实都是自家的设计师,因为,当你在和设计师聊的时候,你已经在构建自己的爱巢,我能从你们的言语中,感知到你们对于未来家的期待。

责编:薛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