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7日 15:54
来源:东方今报
【主创篇】
“十易其稿,反复推敲,住在筹备组,没日没夜地忙。”为了令《我是河南人》这台晚会完美出炉,这就是参与晚会主创的全体河南人两个多月来真实生活的写照。东方今报记者日前对话了晚会总导演蒋愈红以及执行导演李媛媛、参与《河南人》MV全程拍摄的《梨园春》导演赵涛,了解到《我是河南人》背后,凝聚的无数河南人的心血。另据悉,《河南人》MV自5·29晚会首映后,将从30日起,在河南卫视及各个地面频道滚动播出。
【蒋愈红】《梨园春》制片人、总导演
专题晚会
精神和文化的大融合
“这是一台以戏歌《河南人》MV首映式为契机的专题晚会;这是一台以戏曲表现方式为主,全面展现新时代河南人形象的文艺晚会;这是一台以讴歌河南人精神、河南人追求为主旨的政治晚会。同时也是在七一来临之前,对建党90周年的一个献礼。”谈起这台晚会的创作思路,蒋愈红如是说。
蒋愈红向记者透露,在将晚会主题定位于《我是河南人》之前,曾计划定位成《腾飞吧,中原》专题晚会,“因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不是某一个领域的事,各个战线都要出力,作为文化战线上的我们,更要助力中原经济区。”蒋愈红说,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又考虑到每一个人都是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者。如果从《我是河南人》这样一个小的切入点切入,从而把意义放大不是更好吗?于是,最终敲定了“我是河南人”的主题。
这一主题的确立,使得这台晚会凸显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点和历史使命感。蒋愈红介绍,在这样的单纯主题下,节目将历史与现实拉进我们的舞台,浓缩成以“八种河南人”为模板的体系框架,最终达到“用文艺影响思想”,提升河南人整体荣誉感与自豪感,并让全国人民以此了解河南、认识河南。“晚会聚集了河南各个战线的精英代表,同时聚集更多普通人,无论哪一种河南人,来参与这台晚会都是在围绕树立河南人形象上。”蒋愈红告诉记者,晚会将有三次精彩的合唱。第一组开篇点题,由百十人的省老干部合唱团表演。“老人们特精神,提前拿到词谱后,天天排练,热情绝不逊色于年轻人。还集体定做了新衣服,准备到那天亮相。”第二组在中场,是由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的人组成的百人合唱团。而第三组压轴的就是咱《河南人》的MV,除了小香玉的独唱部分外,还有160名大学生和百名红领巾组成的合唱。蒋愈红说:“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写咱河南人自己的好歌了,这次从省里各级领导到文艺界,甚至到普通的观众都希望《河南人》通过《梨园春》这样一个平台推出后,广为传唱。把咱的好形象宣传出去。”
【李媛媛】《我是河南人》专题晚会执行导演
乡音乡情
凝聚众多心血和智慧
据晚会执行导演李媛媛介绍,本台晚会从策划之初到最终成型,历时两个月,易稿十余次。目前的晚会方案不仅融合了戏曲节目的精华,邀请了李维康、小香玉、贾文龙、范军、孟祥礼、张海龙等戏曲名家及《梨园春》的小擂主参与演出,还围绕主题创作了《天地之中》、《鼓舞中原》等大型歌舞节目。除此之外,栏目组还专门派出摄制小组赶赴全国各地,采访了数十位河南籍名人,并将邀请部分代表莅临晚会现场参与节目。届时,晚会现场将被浓浓的乡音乡情所笼罩,在全场高唱《河南人》的歌声中把昂扬的气氛推向高潮。
李媛媛说,这台晚会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小到屏幕图案设计,大到灯光舞台布置,都一一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并反复敲定。这两个多月来,筹备组的每一个人都过得没白天没黑夜的”。
除了凝聚智慧,为了这台《我是河南人》,创作团队的每个人付出更多的还有自己的心血。团队中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有快结婚的,有刚结婚的,甚至还有怀孕了仍坚持工作的。“这些都是现实情况,可为了紧张的筹备工作,大家都在一一克服。”李媛媛说,团队中有位动画设计人员,爱人马上就要生孩子了,可他真是脱不开身,就这么坚持到孩子出生,他一直住在组里参与筹备。
《梨园春》栏目在筹备晚会的同时,还要兼顾常规的直播、戏迷擂台赛的举办以及前段时间到江油慰问演出等任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每一件事,栏目组把工作人员分成三四拨,分头行事,该齐心协议时再聚集。“那真是时间紧、任务重啊。”李媛媛感叹道。
【赵涛】参与《河南人》MV整个拍摄过程的《梨园春》导演
两千公里路
感动很长很密集
从4月22日开始,《河南人》MV的外景拍摄脚步遍及省内六个城市,至26日全部拍摄结束。“参与拍摄的人数有好几千人,如果将考察路线与正式行程算在一起的话,共有两千多公里。”赵涛告诉记者,这次MV的拍摄,工作量之大、转场之快、环节之多前所未有,“如果不是省委宣传部、局台领导如此重视,帮助协调各项工作的话,不会完成得这么顺利”。
除了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便利外,MV所取景的每一个地方,当地部门都是积极配合,展示出了最好的一面。赵涛回忆,在洛阳拍牡丹时,工作人员提前用水壶喷洒牡丹,以保证最好的拍摄效果。“工作做到如此细致,令人惊叹”。还有一天在郑州火车站拍摄高铁进站启动的画面,原计划下午三点拍摄,车站宣传处的工作人员知道后建议改到下午一到两点。因为这个时段内,高铁进站三趟,出站四趟,选择这个时段拍摄,不需要等待太久就可捕捉很多最佳画面。“就是在诸如此类的交流中,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工作素质之高和换位思考”。
在洛阳拍摄牡丹时,拍摄组邀请到豫剧名家高洁扮演一位和孙子共赏牡丹的老人。“高洁老师70多岁了,一听说此事非常高兴,一早就来到拍摄地点等候,老伴也陪着她等,大热的天,毫无怨言地配合大家到顺利拍完。”赵涛说,像高洁老师这样,为了拍摄而全力配合的感动画面有很多很多。而这些令人感动的画面成就的是一个个河南蒸蒸日上的场景——禹州大宋官窑最传统的开窑仪式;艺术中心广场前,千名演员在小香玉领唱下的大合唱;省内某大型客车厂,成品车间客车逐次下线,工程师们在热烈讨论图纸;市内花园路、金水大道、东区等华灯初上的夜景……
■ 链接
权威制造央视顶尖团队助力
蒋愈红告诉记者,这次《河南人》MV的拍摄专程邀请了央视的团队,“前后共打造了两个版本,定稿的是第二个5分半钟的。将视角站得高,效果自然好”。
据了解,央视的团队包括主创共有20多人组成。中央电视台著名资深导演杨东升,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部主任郎昆分别担任导演和监制。
据赵涛介绍,在拍摄《河南人》时,本着更注重拍“人”的理念。“前期他们就对河南人和河南文化做了相当多的工作,历史、当今搜了个遍。还对河南的文化符号下了工夫,将当今最能代表河南的场景反复商讨、筛选,开了几轮的论证会”。
另外,在央视的团队中,摄影和化妆都是国内一线水准。赵涛告诉记者:“负责摄影的罗凌、林斌都曾为上海世博会拍摄,是业界顶级人士。”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