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 民声新闻 > 正文

记者调查:中年“剩爸剩妈”的“空巢生活”
  • 2012年10月19日 09:21

  • 来源:映象网-新闻广播

  独生子女异地求学,中年父母提前感受“空巢”寂寞。

  “睡不着晚上,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什么都不想干了。”

  “每天不停地给她打电话,想知道她在干什么呀,打到最后她都不接我电话。”

  心理咨询师支招“剩爸剩妈”,重新考虑自己的生活意义和乐趣。

  “在精神上两个人多营造一些两个人的世界,多出去玩玩,旅游旅游,多和其他的朋友以家庭的方式进行交往。”

  记者调查敬请关注《中年“剩爸剩妈”的“空巢生活”》

  高校陆续开学后,90后大学生开始“品味”大学生活的新鲜滋味,而人到中年的父母亲们则成了“剩爸剩妈”,提前过上“空巢”生活。不用再忙碌孩子的营养餐,也不用再操心孩子的考试成绩,可是心情却“淡定”不起来;聊天的话题绕不开孩子,总是生怕错过了手机里孩子发来的短信,生活也变得有些懒散……

  郑州市民张女士的女儿一飞,今年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女儿离家上大学到现在1个多月了,张女士始终无法适应孩子不在身边的生活,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用她的话说,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的。(出录音)

  “俺家孩子走了一个月我都没睡着觉,睡不着晚上,反正是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什么都不想干了,人好像一种很失落的感觉。以前都是为了孩子,现在是没有动力了。”

  回想起一个多月前送孩子去上学的场景,张女士的声音都变得哽咽起来:(出录音)

  “我在那路上,车开到一半我都哭了好几次,我心里特难过真是,就好像平时你就是有个什么东西在你身边,现在你觉得,无形之中你觉得你自己有那种年龄也大了,没有用处这种感觉,真的。”

  由于担心女儿在学校受委屈,张女士心里一直惴惴不安,每天给女儿打电话成了她的“必修课”。(出录音)

  “就是一个劲地打电话,每天不停地给她打电话,想知道她在干什么呀,是干这还是干那,打到最后她都不接我电话。”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剩爸剩妈”最难过的是心理关。他们像张女士一样,不仅整天牵挂孩子能否适应大学生活,还怀揣着一份沉甸甸的“失落感”。郑州市民王女士的儿子一年前去外地上大学,儿子的离开也曾让她极度不适应。(出录音)

  “孩子远离家到外边上学去,猛一下感觉特别失落,孩子在的时候,一日三餐,定时定点的给他做,也非常有劲,自从离开之后,好像我们也感觉,不用做饭了,觉得没啥可做的,就是做了也不想吃。”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王女士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乐趣,摆脱了起初那段孤单无聊的心情。(出录音)

  “尽量在工作上多付出一些,除了工作之外,每天会用大量的时间去做一些体育运动,大量出汗,这样的话就会感觉很累,可以促使睡眠比以前好一些,也是开始家里养了一些鱼吧,我们家也是养个小狗,也是为了缓解一下家里一个寂寞的气氛。”

  郑州福斯特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李瑞峰认为,孩子刚刚离家到外地上大学,父母思念和牵挂是难免的,但需要防止“过度关注”。李瑞峰支招“剩爸剩妈”:适时“忍痛割爱”,克服与子女分离的焦虑感,回归正常的生活方式。(出录音)

  “作为家长,他们可能在40多岁或者50岁左右,也正是人生的旺年时期,一方面感情上去想着孩子,另一方面把注意力也应该拉回到自己的,自己这方面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自己独立的感情,就是夫妻两个也应该享受两个人的世界。另外呢自己的事业也可以多考虑考虑,为以后老年以后的生活也可以做准备。”

  李瑞峰说,孩子是“空巢父母”治愈失落感的最佳“良药”。作为“系铃人”的孩子们,要多花点心思解开这个“铃”。(出录音)

  “多去勤工俭学,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生活,多关心父母,多打打电话,这应该是很好的。这样父母感情上可能会得到一些慰藉。”

  李瑞峰认为,与“空巢爸爸”相比,“空巢妈妈”在遭遇空巢期时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遇到这种情况,丈夫要挺身而出。(出录音)

  “做丈夫的因为他事业圈交往圈比较多,也应该多关心一下自己的妻子,多给一些惊喜,在精神上两个人多营造一些两个人的世界,多出去玩玩,旅游旅游,多和其他的朋友以家庭的方式进行交往。”

责编:刘占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