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15日 18:02
来源:映象网-私家车广播
以下为我省媒体总结的郑州有可能造成意外的十大危险地段,希望天使朋友们收藏此文,多多注意,远离危险、珍爱生命。
危险1:黄河边,河岸易坍塌
3月28日下午,郑州刘江黄河大桥附近,大学生武耀宗为救落水男童溺亡。
几年来,在武陟浮桥附近、南裹头附近、黄河铁犀处、黄河扒口处、原阳浮桥处、黄河二桥附近等事故高发地点,均发生市民坠入黄河事件。郑州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队长牛振西称,去年一年他们接警37起。
据了解,黄河从邙山向东冲出的河床全是泥沙堆积而成。河底呈鱼背状,汛期,岸边被冲出七八米深的槽,南岸的土常塌入水中,非常陡。
落水多缘于河岸突然坍塌,有时候裂缝能直达5米开外的土块,人说掉下去就掉下去了。而塌方引起水下漩涡,即使会游泳,受惊后在水中也不一定能撑住。
危险2:水库里,不熟悉水性2012年7月,郑州四少年在尖岗水库洗澡,一人溺亡;2013年7月,一开封青年在尖岗水库游泳溺亡;
2014年7月,一男子水库岸边戏水溺亡。
尖岗水库监察大队大队长说,不了解水况而下水游泳,是引发危险的最大因素。尖岗水库附近村民说,溺亡的基本上都是外地人。除了尖岗水库、龙湖等,常庄水库、西流湖、帝湖等也是郑州市河道管理处公布的危险水域。
危险3:公路上,事故频发
2014年1月至6月,郑州共发生交通事故458起,死亡59人、受伤542人,总起数、受伤人数分别同比上升21.2%、33.8%。
郑汴路物流通道中牟段、107国道新郑段、四环路、商都路、220国道586km+500m至590km中牟段、省道316登封境内卢店以东路段、国道207登封段、省道232荥密路、荥阳310国道636km至645km、323省道新郑段等10个路段事故频发比最高。
农业路丰乐路附近的一处拆迁工地,放学的孩子在废墟上行走,险象环生
在去年7月份召开的道路交通安全3年综合整治推进会上,以上路段被列为郑州市十大危险路段。
上述路段被要求整改,但有的路段的整改完成时限为2016年9月30日。在这之前,走在上述路段,希望您多注意。
危险4:工地旁,基本无围挡
3月11日下午放学时分,在郑州农业路丰乐路交叉口附近,一处正在拆迁的建筑变成孩子的“乐园”。该拆迁现场裸露在外,未见完整的防护围挡,砖头瓦砾胡乱堆放,随时有坍塌危险,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在郑州,像这样没有围挡的拆迁遗留工地并不少见。
记者日前在农业路南侧的金水区农业路小学和金水区南阳路第二小学,看见一个大型的无围挡拆迁工地,不时有混凝土块散落到农业路上,学生成群经过时,挖掘机仍继续施工。从农业路丰乐路交叉口向东走,这种未围挡的工地并不鲜见。危险5:渣土车,上路疯狂
2012年7月27日,郑州西区一起水泥罐车引发的事故带走了8个鲜活的生命。
2013年6月至今,郑州市共发生渣土车、水泥罐车等重型车辆交通事故59起,死亡62人,平均每月有5个人在此类交通事故中丧生。
水泥罐车的驾驶室较高,车辆转弯时,前轮处很容易成为司机的视觉盲区;水泥罐车满载时重40多吨,如果速度在60Km/h以上,刹车距离至少得50米。
重型车辆制动后再次起步比较费劲儿,很多司机在过路口时,宁抢一秒黄灯,也不愿等待半分钟。虽然渣土车的北斗系统已经启用大半年,但渣土车等的规范运行仍需时日。危险6:无盖窨井,吞人
继3月下旬小男孩掉进无盖的热力井道死亡之后,4月11日,郑州无盖窨井再次吞噬一个6岁男孩儿的生命。于此同时,一名环卫工又掉入窨井,4根肋骨断裂。
无盖的窨井最近几天成为媒体和市民讨伐的对象,俨然成为又一大危险事物。
资料显示,郑州市区目前共有检查井5万多个、进水井3万多个。还有多少窨井张着危险的“口”?它们在哪儿?目前我们知之甚少。
面对这些潜在的危险,希望您走路的时候多留意脚下。如果您有小孩儿,不要让他去工地周边。危险7:马路上,跟车狂飙
据郑州市交巡警支队统计,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郑州市因交通事故死伤的中小学生有113人,其中死亡16人、受伤97人。而全国每年有2万多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伤残、死亡。
骑车大撒把,这种行为千万不能要
交通事故的发生,学生本身也有部分原因。河南商报记者在日常的采访观察中发现,骑电动车、自行车在车流中快速穿梭,马路上打闹嬉戏、看手机等都是孩子上下学途中常出现的危险行为。
“骑车追着摸公交屁股”等极端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些情况,往往易导致事故发生。
危险8:私拉电线,生火灾
2014年7月1日,文劳路与丰庆路附近香桔市小区突起大火,原因是私拉电线为电动车充电,20多辆电动车被烧。
2014年7月30日,中州大道与北三环附近一小区发生火灾,烧毁40余辆电动车,小区临街一门面仓库价值100多万元的货物化为灰烬。
记者走访过郑州很多小区,发现超九成小区存在私拉电线为电动车充电的现象。这是因为小区设计不合理,但这一现象又不得不长期存在。这种行为常常引起火灾,安全隐患很大。
2014年6月,郑州市五部门下发通知,对私拉电线存在安全隐患者,处200元罚款。但记者走访发现,私拉电线的现象仍大范围存在。文件规定的“小区必须建充电棚”,也遭遇了“落实难”。
截至去年7月,建有充电棚的小区,郑州市只有40余个。而绝大部分小区,还是继续拉电线。危险9:电动车,乱走路
4月13日晚7时,在丰乐路群办路附近,一辆公交车和一辆电动车相撞,电动车车主当场死亡。这是当天发生的第二起类似事故。
电动自行车如今已成为很多人首选的代步工具,不用上牌,不用考证,不用担心记分和罚款,买来就可以上路。然而,由于速度快,加上一些人不按规则行驶,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交警部门称,郑州电动车事故每天多达130起。根据郑州市中原区法院的相关统计,每年审理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案件近百起,占全部交通事故案件的80%;已判决的案件中,有多半电动车车主要担责。
记者观察发现,电动车超速、随意闯红灯、走快车道等现象在郑州非常普遍。郑州目前对于电动车尚无严厉的处罚,因此安全隐患也将长期存在。危险10:头顶树枝,掉下砸人
2011年1月1日上午,王女士路过陇海中路附近时,被从天而降的大树枝砸断后背,胸部以下高位截瘫。
2011年9月,一株根植郑州200余年的国槐突然掉下树枝,将路过的老太太和小学生砸倒在地。
2014年7月8日下午3时,绿都城小区的张女士正在小区的路上走着,一根长40厘米的枯树枝掉下来砸到了她的背…
绿城郑州,上了年龄的古树并不少,而每年被树枝所伤的市民也不在少数。
但由于绿化所人力不够,一个人要负责20多条街,有些工作显然不能做到位,有些隐患不能及时排除。望部分“懒得费那事儿”的物业以及专业的绿化所能积极行动,将市民头顶的危险清除。
(来源:河南商报)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