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奶粉含三聚氰胺原料 雅士利雅培等存风险

2013-01-28 09:1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MPI称,2012年11月份的制品中没有发现任何双氰胺残留,目前所有已完成的检测尚未发现任何蛋白制品、黄油、奶酪或脱水乳脂肪中含有双氰胺。在2010年的48份随机生牛奶原料中也没有检出。

  MPI认为,双氰胺是基本上无毒的水溶性化合物,通过生物降解并不会留下难以消除的残留物。出于谨慎,MPI才在近期宣布禁售含有双氰胺的奶类制品。不过该部门没有说明哪些企业和品牌的牛奶和奶粉中最新被发现存在双氰胺。

  乳制品残余双氰胺事件发生后,新西兰国内两大肥料供应商Ravensdown和Ballance Agri-Nutrients已暂停出售双氰胺,直至政府查出残留双氰胺的来源。

  恒天然公共事务董事总经理托德·穆勒说:“目前国际上对于食品中双氰胺残余量尚缺乏统一标准,鉴于新西兰对国际贸易的高度重视,主动停止使用双氰胺是新西兰方面的负责任之举。”

  又是恒天然

  恒天然曾因投资三鹿被卷入三聚氰胺事件,此次又触红线

  新西兰是中国最大的乳制品进口主要来源。宋亮表示,目前国内进口原料奶粉80%是来自新西兰,而来自新西兰的奶粉中70%以上是由恒天然提供。

  2012年,我国进口原料奶粉将超过60万吨。如果按照80%来自新西兰计算,进口量将达到48万吨。另外,国内进口自新西兰的配方奶粉量超过6万吨。

  2008年三鹿事件后,国内对三聚氰胺谈虎色变,当时恒天然就因为投资三鹿集团而被卷入其中。

  此次,作为国内大批奶粉企业的原料提供商,被检出的双氰胺又是制备三聚氰胺的原料,恒天然难辞其咎。外界担心带来配方奶粉安全风险。

  宋亮表示,目前还不知道双氰胺的潜在影响有多大,如果消费者的担忧被引爆,将会对新西兰乳品出口产生巨大冲击,也会让国内消费者不再完全相信新西兰的奶粉100%安全。

  雅士利(01230.HK)、雅培、美赞臣、惠氏等奶粉企业均是恒天然的合作伙伴,甚至直接在新西兰当地生产装罐,再进口到中国进行销售。伊利(600887)也于2012年底在新西兰建厂,参与争夺恒天然奶源的战斗之中。

  1月25日,雅士利股价大跌14%,澳优(01717.HK)则全天停牌。国内相关上市公司未受到明显的影响。

  记者联系恒天然中国,对方未透露为何只在恒天然所产乳品中发现双氰胺,也未透露进入今年1月份是否发现双氰胺残留。

  为了应对双氰胺的残留的潜在风险以及可能带来的贸易危机,MPI已经成立了一个工作组以评估农民使用双氰胺所带来的食品残留问题。该工作组成员包括恒天然集团、新西兰乳业协会、Ravensdown公司以及新西兰初级产业部的工作人员。恒天然中国表示:“工作组将研讨暂停使用双氰胺对畜牧业环保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