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低价进口夹击 八成多晶硅企业停产

2012-08-07 08:3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中小企业纷纷停产

  2012年1~6月,国内多晶硅价格下跌幅度超过25%以上。有消息称,从全国的情况来看,目前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仅剩7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其余的企业均已经关闭生产线,停产率达80%。

  除了进口低价多晶硅的冲击,中小公司停产,与自身情况有关。

  首先是多晶硅价格的大幅下降。

  2006年至今,多晶硅价格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

  先是从2008年触碰到了400美元每公斤的高位,随后的2~3年内又大幅下滑。最近的一次下滑是从一年半前展开的:2011年3月左右,该产品的报价在70~80美元/公斤,如今的价格则跌到了20~22美元/公斤,价格的重挫给大量多晶硅公司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国内除了大全、洛阳中硅、江苏中能、赛维LDK等少数多晶硅企业外,估计没有几家能实现低能耗且实现盈亏平衡的。

  这也说明,大部分国内中小多晶硅企业难以经得起超高技术和超低能耗的考验。这也与当初不少投资者盲目介入到多晶硅这一行业有关。

  其次,中小公司难以与大企业相互抗衡也是事实。

  据记者了解,目前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除了与光伏组件产能过剩有关(组件过剩——组件价格低价竞争——上游多晶硅价格不得不压价销售),同时有些大型多晶硅企业本身也在砸盘。

  有不少多晶硅企业与下游客户签署了长达数亿美元、期限至2018年的合约。

  因而,在目前市场不景气的状况下,双方有可能在进行这样一种操作:即长约继续履行稍高价位(如35到40美元/公斤),同时配上一些15到25美元/公斤的现货低价多晶硅,这样下游硅片及组件等客户的总体采购成本仍是偏低的。

  而部分以现货销售为主的中小多晶硅公司,必须要跟着现货市场报价走,也就不得不降价抛售,他们最终则因现金流或资金链断裂而不得不选择停产。

  (王佑 李蕾)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