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为何集中公开恋情 粉丝经济学来为您解读缘由

2013-11-14 09:13    来源:映象网财经频道

  娱乐圈每天都很热闹,先是刘诗诗吴奇隆公开恋情,接着是杨幂和刘恺威宣布已领结婚证于1月8号举办婚礼。惊爆消息频频传来,粉丝表示很忙。借着这个由头,我们来聊聊明星效应带来的“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的定义

  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被关注者多为明星、偶像和行业名人等。粉丝经纪的概念最早产生于六间房秀场,其草根歌手在实时演艺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忠实粉丝,粉丝通常会通过购买鲜花等虚拟礼物来表达对主播的喜爱,在节日和歌手生日等特定时期礼物的消费尤为活跃,据统计秀场的ARPU值最高可达1,000元人民币。有专家预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艺人影响力的排名将来很可能会由唱片的发行量转由ARPU代替。

  明星玩转粉丝经济

  庚phone:让韩庚的粉丝再次疯狂

  韩庚就不用多介绍了,在爆出消息要出手机后,今日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亮相韩庚专用定制手机“庚phone”。“庚phone”厚度为8.4mm,四核5寸屏,2GB内存以及32GB存储,500万前置摄像头1300万后置摄像头。内置韩庚的日常行程、新闻都会推送至手机;粉丝福利还有韩庚自己录制的定制起床铃音和生日祝福等。据悉,“庚Phone”将于本月15号下午2点09分在亚马逊首发,有黄色、黑色和白色三色可选。其中黄色版限量5000台,价格2780元。

  庚phone专注的客户人群,必然是韩庚已有的庞大粉丝群体。2780的定价,相对杀价遍野的通路手机市场,商家的利润可能会稍微高那么一点点。但如果换算成专属定制的韩庚个人品牌溢价,实则价格十分亲民。

  而韩庚现场表示,不会只是玩票一把,会继续升级更新手机。而手机毕竟是硬件产品,卖出后的售后服务,也将是其产品真正的物理看点,保障着产品的不断延续。但就庚粉而言,从开机到使用,完全根据韩庚定制的各种表情以及应用,足矣让其疯狂。

  陈坤:活用粉丝经济 微信号试水会员收费

  著名艺人陈坤就活用粉丝经济学,将此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位专注于研究烟熏妆和“行走的力量”的励志哥,近来推出了以自己命名的会员制微信平台。

  据媒体粗粗计算,“缴纳18块钱,就可成为陈坤微信平台月会员;168块可成为陈坤微信平台年度会员”。也就是说,陈坤的100万粉丝中,只要有10%铁杆粉丝,每年至少就能获得1680万收入。同时,陈坤还获得了不完全受制于经纪公司的自由,实现了自己掌握自媒体的话语权。

  对于这位拥有几百万、上千万粉丝的偶像明星来说,在他与粉丝组成的世界里,陈坤就是天、就是地,就是所有人的国王,而会员收费制,大约也等于国王向臣民收取的税负吧。

  互联网时代时尚商家借“粉丝经济”突围

  8月26日,互联网快时尚品牌凡客诚品正式对外公布,与“中国好声音”第二季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其官方唯一服鞋类授权品牌商。近日,谢娜创立的潮牌“欢型”与台湾人气潮牌“Banana Taipei ”跨界合作,在乐蜂网独家发售全球限量华夫包;随着“明星达人阵营”的不断加大,乐蜂网迅速“上位”。业内专家指出,电子商务在经历了价格战、货源争抢、砸广告和建仓库物流之后,“明星、达人”开始发挥作用,部分时尚类商家欲掀起新一轮粉丝效应。

  乐蜂网粉丝经济规模达10亿

  4月8日,乐蜂网时尚达人盛典在京举行,涉及美妆、造型、美容等不同领域的50位达人统一亮相,借此为50位达人颁发奖项。现在外界把乐蜂网的商业模式总结为“达人经济”,打造属于乐蜂网的自由品牌,即利用达人在粉丝群体中的影响力,开发周边产品,带动粉丝消费的运营模式,造星并且最大限度挖掘明星达人背后的经济效应是其区别于其他B2C电商的运营之路。

  业内人士认为,当众多垂直电商纷纷倒闭或被收购,京东、当当陷入巨亏,电商平台价格战此消彼长之际,乐蜂网利用明星达人的粉丝效应将美妆领域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对整个产业链条产生有利的影响,数据显示,将明星和产品进行混搭销售这种模式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乐蜂网业绩也有所上升。明星效应到口碑传播再到引导购买时的互动体验是达人经济的重要环节之一。

  小米创新秘笈:打造粉丝经济

  2013年,小米用半年的时间就创造出了2012年全年的业绩——总共售出703万台手机,仅上半年营收就超过2012年的126亿,达到132.7亿元人民币。而“为发烧而生”的品牌诉求,更是把小米手机卖“粉丝”的本质暴露无遗。连小米的首席产品经理雷军自己都说,小米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粉丝经济”。

  经营粉丝的秘诀

  社交媒体的兴盛正使大众传播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新的网络语境下,粉丝数量不仅意味着影响力还意味着经济价值。喜欢你才粉你,粉你意味着消费者会为你买单。

  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从粉丝身上获益,必须要善于“养粉丝”,要和粉丝互动。一言不合,粉丝就可能弃你而去。传统经济时代,消费者是上帝,要好好伺候;互联网经济时代,粉丝是收入之源,切记要把粉丝当爷爷一样伺候、当孩子一样养活。

  粉丝是特殊的用户,他们的“关注”,意味着兴趣和潜在购买行为,而他们的取消关注则意味着需求的转移。只有经营、管理到位,粉丝效应才会逐渐扩大,经济效益也才能持续发生。反之,用户滑动一下手指,就能拒你的品牌于“千里之外”。

  自从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的沟通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更加倾向“以我为中心”的表达方式。然而不可否认,移动互联网也让世界变成了Follow和转发的世界,自说自话只能让你和世界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移动互联网不是单向传播,而是双向互动,参与和体验才是移动互联的本质。

  冷思考:粉丝经济会不会变成“哗众取宠”

  电子商务行业研究人士宋鑫指出,“明星达人经济”背后蕴藏着无限的商机,但不是什么产品都适合用明星做代言,尤其是那些专业性较强的行业,用明星代言反而会显得不够专业,有哗众取宠之嫌。而且仅靠明星营销的商业模式肯定难以长久,企业需要延续明星效应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采购和运营能力,才是长久之计。

  宋鑫表示,明星效应对于商业运作来说,是一把“利器”,但再优秀的明星也会黯淡,再新潮的宣传也会过时,想要可持续发展靠的仍然是商品自身的质量以及品牌的价值。另外,有些明星代言的产品非常多,消费者虽然很信赖他们,但过多的选择反而变成了没有选择,对于企业人气的积累并没有实质作用。

  资深营销专家韦先生则认为,“明星达人经济”说到底就是“粉丝经济”,换汤不换药。一是通过电视娱乐化手段打造明星,吸引与明星态度相吻合的产生精神共鸣的消费者,形成以庞大粉丝数量为基础的达人经济;二是拓展自营品牌,通过明星达人、品牌、网站三方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只是,寻找合适的明星和达人没那么简单。如果寻找的明星形象与产品定位严重不符,所产生的广告效应将令人啼笑皆非。而所选的明星一旦出现负面新闻,就会导致明星营销效果的不可控。其代言的产品形象也会随之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于品牌形象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映象财经综合整理)

责编:张开放
0

相关新闻

更多>>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