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A股市场的短期走势,机构似乎又达成了一致预期:即短期市场将继续通过区间震荡的方式进行信心和估值体系重建,同时也将开启较长时间的震荡修复模式。
在“神创板”泡沫破裂后,风险偏好降低的市场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经济的现状并挖掘新的投资机会。
在基金经理看来,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偏好下降,下半年投资将从务虚转变到务实,市场将更加关注业绩确定性,而非故事动听性。其中,大消费和国企改革,成为近期基金最为关注的两大投资主线。
区间震荡重建估值体系
对于中短期市场的预判,多数基金经理认为,市场处在底部震荡整固的过程中,再次大幅下跌甚至达到前期低点的可能性较小,未来或将保持震荡并逐步趋缓。
不过,这个底部夯实的时间会相对较长,至少整个三季度都将延续这种走势,如果四季度宏观经济有望环比改善,则市场出现一定幅度上行的可能性增加。
中期来看,申万菱信基金认为,A股挤泡沫后更似1997~1998年的走势,上证指数将以3800点为中枢区间波动。
其逻辑在于,首先,与2013年“钱荒”对比,本轮剧烈震荡(6月中旬至7月上旬)需要时间消化。2013年是债市去杠杆,今年是股市去杠杆。
那么,去杠杆需要到什么程度?根据申万菱信基金的了解,场外配资还有一些“毒瘤”,夹层杠杆也处于清理之中。两融标的最新总市值40万亿元,流通市值31万亿元,自由流通市值14万亿元。最新的1.3万亿元两融余额占比分别是3.3%、4.2%与9.3%。参照中国台湾市场2000年后的中枢来测算,两融余额的合理规模应该是8000-10000亿元。
其次,由于机构配置偏于集中,申万菱信基金认为,筹码需要充分交换。公募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报前10大重仓股配置显示,其对中小板配置的比例从第一季度的26%(超配8.5%)上升到第二季度末的29%(超配11%),对创业板配置的比例从第一季度的23%(超配15%)上升到第二季度末的26%(超配17%)。
最后,分析师将大幅下调2015年的盈利增速。
虽然宏观经济持续下行,但申万菱信认为,股市已经充分预期了经济的下滑压力。在其看来,三季度经济增速下行风险仍存,经济走势不一定是L,更不像U。金融行业的贡献度回落后没有新的接力棒,基建效应具有一定的短暂性。根据7月份披露的PMI数据来看,贸易数据均指向经济的趋势下滑。7月六大电厂发电耗煤增速降至-6.1%(前月为-3.1%)。同时,北京周边地区可能限产备阅兵,工业活动会进一步减弱。可以预期的是3-4季度财政会继续发力,通过基建投资来对冲经济增速的回落。
中欧基金认为,管理层短期可能会持续维稳托底“是守非攻”的政策,以基建为主要抓手,仍需持续关注财政资金的持续性。同时,货币政策还处在观察期,降准概率可能大于降息。目前,经济结构调整仍处于初级阶段,预计改革还会继续深化,但短期内类似4万亿的强刺激不会出现。目前判断下半年经济会触底回升,为时尚早。
关于下半年的整体宏观政策,中欧基金认为,由于受到赤字率限制影响,财政支出较上半年难以大幅扩张。货币政策相较于上半年,可能会有所边际收紧,但总量宽松,可能以定向实施为主。产业政策方面,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或大于投资和出口,一系列包括落实带薪休假等政策或将支持消费复苏。
基金看好两大投资主线
在“神创板”泡沫破裂后,风险偏好降低的市场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经济的现状并挖掘新的投资机会。大消费和国企改革,成为近期基金最为关注的两大投资主线。
在部分基金经理看来,主要由基本面驱动的牛市下半场已经开始。下半年展现的最大特点之一将是分化,而分化的表现重点体现在个股的业绩和估值方面,跟所处行业关系相对有限。
博时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经理李权胜最看好的是大消费板块。“经过中期调整后,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有业绩支撑、估值相对便宜的消费股有望成为新的市场热点。我们重点投资的是消费类中盘蓝筹股,目前相对更看好的细分行业包括绝对估值水平较低的家电、食品饮料等,同时医药、旅游、农业等行业及个股未来也面临较好的业绩成长空间。此外,自去年以来,国企改革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从近期市场来看,多只国企改革股也表现活跃。下半年,国企改革再次进入政策密集推动阶段,改革局面将逐步明朗。”
经过此次股灾,投资者信心恢复尚需一定时间,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偏好下降,下半年投资将从务虚转变到务实,市场将更加关注业绩确定性,而非故事动听性。星石投资认为,价值投资必将回归,有业绩支撑、估值相对便宜的大消费有望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在天治基金投研团队看来,未来市场热点大概率会以主题方式实现,尤其是政策催化的主题,近期国企改革主题持续发酵,未来可关注“十三五规划”、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农垦改革等主题的投资机会。
申万菱信基金则着眼于寻找“相对美”,比如市场自发形成的新主题IP(知识产权转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车、充电设施、电池管理、电池、锂矿),受益于暑期旺季的旅游,猪价上涨的养殖相关类个股。其次是稳增长主线,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已经明确定调“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未来财政发力的基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中西部地区支线机场建设等)以及定向支持的区域可能明显受益,灵活关注强周期股的投资机会。第三是事件催化剂下的投资主线,比如央企改革、军工、西藏与京津冀区域等。
近期以来,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炒作概念的行为态度可谓非常明确。在年初的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上,时任证监会主席就曾明确表示“上市公司要立足于公司价值持续增长进行市值管理,坚决不搞伪市值管理、真欺诈操纵;立足于做强主业进行融资,不能总想‘以钱炒钱’、赚快钱”。同时点名批评“有的公司随意更名编造题材,迎合市场炒作”的现象。
2016年,利率下行周期叠加市场波动加剧,对于大型机构投资者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似乎是为了印证“不是熔断惹的祸”这一说法,昨天,指数熔断制度暂停的第二个交易日,A股再次暴跌至“熔断阈值”,两市再现千股跌停。
A股再次暴跌至“熔断阈值”,两市再现千股跌停。
沪深300指数盘中大跌逾7%,再次触及熔断阈值,两市累计交易时间仅15分钟,A股今年来开市4天2天提前收盘。截至发稿,沪指跌7.24%报3115点;深成指跌8.35%报10745点。
12月10日从科技部获悉,据报道,日本大阪大学大学院理学研究科附属强磁场科学研究中心的萩原政幸教授和日本首都大学东京大学院理工学研究科的真庭豊教授共同研究,在单层碳纳米管内充填氧分子,成功开发了可成为纳米结构新型磁性体的纳米线。共同研究组在单层碳纳米管内充填氧分子,使氧分子的集合体一体化形成新的磁性体。
昨日金融地产股带动沪指强势上攻,收盘大涨2.33%,收复3500点整数关口,报3536.91点。
我还没有亲眼见过文件,毕竟监管层文件是下发到总裁办。公司领导直接向我们传达文件精神,取消自营每天净买入这件事是真的。
此番重新亮相,10家公司在拟发行股数等方面并无变动,部分公司公布了三季度财务数据。
当天交易数据显示,包括上海机场(30.39, 0.00, 0.00%)、东北证券(17.38, 0.00, 0.00%)(000686.SZ)、农产品(15.24, 0.00, 0.00%)(000061.SZ)等近百家上市公司均在尾盘出现大量顶级卖单。
徐翔这位名噪中国资本市场多年的落马私募大佬的“投资神话”从何而来?
昨日,尽管券商股有小幅调整,但在银行股的强力支撑下,市场回暖态势延续。
有市场人士认为,目前机构仓位整体偏低,也为年底和明年一季度A股预留了更多的加仓空间,利空可能会演变为利好。
在IPO重启消息面世之前,市场多数投资者都较为迷惘,纷纷打听券商股为什么涨?
从市场的资金面看,市场的量能快速放大,两市的成交额接近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