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锡明接班新考题 交通银行遭遇风控挑战

2013-05-29 11:1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从长三角整体来看,经济减速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交通银行是五大行中唯一一家把总部设在上海的银行,长三角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交行的业务蒸蒸日上。随着长三角经济增速下滑,没想到原本的优势现在成为了劣势。”交通银行一位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在今年一季度业绩发布会上,钱文挥提及交行正着手逐步压缩易引起系统性风险的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与两高一剩行业的贷款规模,以此来控制不良贷款的攀升。

  事实上,根据交行披露的年报和季报显示,江浙地区中小企业资产质量有所下降才是推升交行不良贷款上升的重要原因。

  今年一季度,交通银行在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及山东)的利润总额已经从去年同期的74.39亿元下滑到66.9亿元,同比下滑了11.20%。

  梁国威认为,从不良贷款的地区分布来看,长江三角洲和西部地区是不良贷款最为集中的地区。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较2011年末增加了55%,反映该区域的资产质量令人担忧。

  根据交通银行披露的信息显示,贷款分布最多的4个行业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服务业,占全部公司贷款的64.88%。这四大行业恰恰是长三角地区当下经营最为困难的行业。

  以制造业为例,江苏的光伏和造船受到重创。江苏省副省长史和平坦言:“我们江苏产业中遇到困难最明显的是外向度高的,目前最困难是光伏和造船两大产业,光伏可以说带来毁灭性的影响,连无锡尚德、天合光能这样的企业都感到难以为继,小企业恐怕早就趴下来了。”

  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例,钢贸企业风险更是集聚爆发,成为了许多银行的重灾区。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周昆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长三角地区,钢贸行业受到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加剧,销量和售价急剧下降,该行业风险敞口较大,故而银行采取了收缩贷款的策略。但由于钢贸企业贷款大多采用互保联保的模式操作,对单个企业的收贷行为很快引起了大面积的连锁反应。

  存贷比高企逼近监管红线

  根据一季报披露的数据显示,交通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人民币320.31亿元,在总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75.93%。

  而决定利息收入的两个关键因素是净利差和是否有钱可贷即所谓的存贷比指标。

  但交通银行在净利差与存贷比指标上均有值得担忧的地方。

  在净利差方面,交通银行的净利差已经从 2011年的2.50%下降到2012年的2.43%,降幅达到7个基点。今年一季度,净利差更是只有2.4%,仅一个季度利差就收窄了3个基点。

  存贷比方面,今年的一季报显示,交通银行存贷比从去年年末的72.71%迅速攀升至74.28%,离银监会75%的监管红线已经很近。

  此外,交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更是不容乐观。从2011年末到2012年末,交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从2011年的20.49%下降到了2012年的18.43%,降幅达到2.0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交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仍然在恶化,年化指标只有18.22%。

  一边是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连续性上涨,另一边是传统银行赖以生存的净利差不断收窄,净资产收益率不断走低。

  牛锡明领班的交通银行面临挑战。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银行业资深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所有银行的大部分盈利还是依靠利差收益,从交通银行这一个案来看,由于存贷比已经逼近监管红线,未来盈利能力可能会很不乐观。”

责编:赵惠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