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小额再贷款公司开业在即 监管部门缺失

2013-06-28 10:2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被称为小额贷款公司“央行”的广州小额再贷款公司开业在即。

  “广州国际集团出资5亿做发起人,与普通小额贷款公司不同,因此不需要金融办审批和监管。”6月27日,广东省金融办副主任叶穗生对本报记者表示,一旦其它小股东确认小额再贷款公司就将开业。

  两个月前,广州市金融办正式印发了《广州小额再贷款公司业务试行办法》(下称《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小额再贷款公司一方面可以通过同业拆借、票据贴现等方式为广州的小贷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商业银行和民间资金引入小贷公司。

  但是,目前小额再贷款公司并无监管部门。据叶穗生介绍,因为这是一个全新形式的领域,因此暂时还没有确定其主管部门。

  张化桥:不看好小贷前景

  近期银行间市场资金频频告急,但是此波市场资金紧张对于民间资金的影响并不大。民间借贷市场并未受此影响,民间市场融资需求也没有因此变大。

  “我们的利率有一点上浮,但幅度不大。总体而言,民间借贷市场的总量并没有受到影响。”广州市万穗小贷公司董事长张化桥6月27日在鸿儒论道会议上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张化桥最近已经将名片上的职务更改为“慢牛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事实上他从一年前就已经打算辞去万穗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的职务,但是由于监管流程,至今未能完成所有规定程序。

  张化桥对记者称,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未来前景并不看好,“监管限制太多,不可能大规模发展。”他用满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的沙县小吃来比喻小额贷款公司,而且其已经退出在另外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的少量股份。

  2009年以来,国内小贷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555家,贷款余额6357亿元,一季度新增贷款434亿元。与去年末相比,小贷公司新增475家,贷款余额增长436亿元。

  资金难题待解

  除了监管限制外,资金困境也是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制约所在。目前,广州的小贷公司共有25家,其中首批试点的13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门槛为1亿元人民币,上限为2亿元。尽管此后注册资本上限放宽至10亿元,但小贷公司仍十分“缺钱”。

  不过,一直在资金困境中挣扎的小贷公司,已经在寻求不同的融资途径。

  小额再贷款公司并非唯一的解决途径,6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信息显示,来自苏州的吴江市鲈乡农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于当日递交首次公开招股书,拟在纳斯达克以反向并购(买壳)形式上市,融资1800万美元,公司全面摊薄后市值7600万美元。

  与此同时,酝酿已久的小额再贷款公司终于有望面世。

  根据广州市金融办下发的《办法》,被业内人士定位为小贷行业“中央银行”的小额再贷款公司,一方面可以通过同业拆借、头寸调剂、票据贴现等创新方式为小贷公司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它还将起到“中介”的作用,成为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进入小贷公司的新渠道。

  小额再贷款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对小贷公司放款;负责小额贷款公司同业拆借,组织小额贷款公司头寸调剂;购买及转让小贷公司的信贷资产;处置小贷公司的不良资产;收取并管理小额贷款公司“风险准备金”;向小贷公司开展票据贴现业务,向金融机构开展票据转贴现业务等多项业务。

责编:赵惠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电商风云2013

电商风云2013

2013风起再起,电商企业如何脱颖而出。

投资者如何看球?

投资者如何看球?

中国足球有望获得国家层面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