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锐制药步入良性轨道 净利增长近2倍

2012-08-29 09:5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1年中旬完成MBO后,A股“膏药大王”羚锐制药主营业务已经进入一个良性轨道,2012年定向增发预案显示大股东羚锐发展拿出1.24亿元真金白银,包括其余四家参与投资者其限售股锁定期高达3年。传统膏药恢复性增长,口服药快速增长,2012年中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增速高达193.75%,这是羚锐制药为投资者交出的中期答卷。

  半年报净利增长近2倍

  8月15日,羚锐制药公布2012年中报业绩,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8907万元,同比增长2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09万元,同比增长38.0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07.59万元,同比增速高达193.75%,每股收益0.095元。

  羚锐制药目前的主营业务包括传统膏药制剂及口服药,其中口服药主要包括两大品种:培元通脑胶囊和丹鹿通督片,均为中药独家品种。

  从细分业务看,膏药业绩继续保持恢复性上涨,上半年公司橡胶膏剂营业收入为18943万元,同比增长14.67%,不过营业利润率较同期下降0.52个百分点至59.12%;而整个口服药则延续了2011年以来的高速增长,其中片剂营业收入2253万元,同比增长46.3%,毛利率54.68%,同比增加3.25%;胶囊营业收入5797万元,同比增长58.09%,营业利润率增长0.97个百分点至46.99%。

  实际上在2011年前,羚锐制药主营业务收入基本处于大幅波动的状态,其中2008年净利润下降幅度为84.93%,2010年扣除非经常损益净利润下降幅度达到48.44%,但2011年起,公司似乎已经走上了良性的发展轨道。

  羚锐制药证券办人士告诉记者,传统膏药市场竞争激烈,整个行业门槛低,前些年由于在销售方面不如意,尽管产品有独家疗效,但销量不稳定。不过在2012年起公司实施了营销改革,直接针对终端市场,进一步向销售人员放权,目前销售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另外对于口服药2012年上半年延续的高增长,该人士表示,口服药两个主要品种通脑胶囊和丹鹿通督片无论是质量还是疗效都高于市场同类品种。但是前些年由于代理商的原因,这块业务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太多效益。

  “经过几年的探索,公司已经选择了合格的代理商,所以口服药出现了较快的增长。”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MBO提升高管、员工动力

  某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羚锐制药公司基本面能够出现如此多的积极变化,除了产品具有竞争优势外,公司2011年6月完成的MBO可谓是最大的内因。

  羚锐制药的前身是河南信阳羚羊山制药厂,1996年改制为股份公司并于2000年9月登陆资本市场。大股东为信阳羚锐发展有限公司,占9.44%股权,其余股东股权占比小于5%。

  由于历史原因,羚锐发展的股权一直挂在新县财政局名下。2011年6月羚锐制药公告称,公司大股东已由新县财政局变更为熊维政等49位原河南省信阳羚羊山制药厂和羚锐制药的员工。熊维政为羚锐发展和羚锐制药的法人代表。此次变更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新县财政局变更为熊维政等49位自然人。

  大股东股权变更后,实际上羚锐制药已经变成了管理层和员工的直接持股,即管理层MBO顺利完成。

  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完成MBO后公司的体制开始盘活,在已有资源背景下,公司管理层和员工也有很高的动力,让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而标志性事件,就是公司2011年下半年开始规划,2012年初开始实施的营销体制改革。

  膏药营销体制改革之前,羚锐制药前期实行的模式是 “全程监控”,而营销体制改革则是对这一模式的深化。营销体制改革主要以区域市场承包制为核心,地区负责人在达到公司年度销售考核的基础上,公司可下放5年的区域经营权。

  目前公司大约共有200多个区域销售人员,基本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省份及地区。市场承包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并为公司贴膏类产品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增长预期。另外,公司继续巩固与九州通集团、老百姓大药房等各医药连锁企业及经销商的战略合作,强化第一、第二终端的市场开拓。

  羚锐制药证券办人士告诉记者,除了传统膏药恢复性增长,公司也在向更高端的膏药产品递进,如芬太尼。芬太尼在欧美及日本市场销售情况很好,公司前期也经过多方研究和论证。芬太尼项目批准生产后,将成为公司最具潜力的业务,不过该项目还处于审批阶段,目前还不能知晓具体时间点。

  另外,当记者问及在完成MBO后,公司管理层与前期相比有无区别时,上述人士并未明确表示完成前后的区别,只是强调MBO前后,公司的管理层积极性都很高。

  定向增发股份锁定3年

  某券商行业分析师认为,在口服药中,培元通脑胶囊列入2009年国家医保目录,独家品种,在市场推广上具有很大优势。

  由于中风后遗症需长期服药,按600万缺血性中风患者,10%的服用率,每年服用3个月计算,其潜在市场空间超过10亿元。

  而丹鹿通督片同样也在2009年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进一步打开了其市场空间,2011年上半年销售增长78%。

  据羚锐制药证券办人士介绍,上述两种口服药目前在北京、上海的销售情况不错,由于销售模式的一致性,可以预计这一模式在其他城市成功复制将是大概率,而目前公司处于满产状态,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2012年公司推出的新的定向增发方案,发行价为7.67元,募集资金3.86亿元,全部投向口服药生产。

  某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羚锐制药本次定向增发采取的是定价而不是询价的形式,增发对象提前锁定,且所有参与者均是现金认购,其中大股东羚锐发展亦是拿出1.24亿元现金,与其余四家增发对象同样锁定3年,这从侧面也看出大股东及参与增发的投资者对羚锐制药未来发展的信心。

责编:刘鹏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