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图

下水道由来

 
  下水道是一种城市公共设施,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该设备出现。近代下水道的雏形源于法国巴黎,至今巴黎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统。一般说来,下水道系统是用于收集和排放城市产生的生活废水以及工业生产上所产生的工业废水。

天津遭暴雨袭击 城市成泽国

  7月25日凌晨5时至26日7时,天津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大暴雨。天津市已启动暴雨气象灾害Ⅲ级响应。据天津市气象台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市区平均降水量为100.2毫米...[详情]


  7月21日的强降水,导致京港澳高速公路出京方向17.5公里处的南岗洼铁路桥下严重积水,水深平均4米,最深处达到6米,数十辆汽车被淹,上百人的生命受到威胁...[详情]


山西遭遇暴雨倾城 已有48万人受灾

  山西7月31日遭遇暴雨袭击,该省气象部门在当日凌晨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据山西省民政厅统计,连日来的强降雨已造成吕梁、运城等地48.3万人受灾、7人死亡、3人失踪。在省会城市太原,从30日深夜开始,暴雨袭来,并一直持续,市区街道...[详情]

 

  谈及纽约下水道,首先要关注它的污水处理能力。纽约有14座污水处理站,每天可以处理13亿加仑(约合490万立方米)的污物和废水。以曼哈顿西村一间厕所冲刷的排泄物为例,这些排泄物将顺着管道向下流过6英里(1英里约合1609米),到达一家污水处理站。纽约城内大部分下水道还在依靠重力引水,而没有引入大型电泵。在污水处理站,污水一开始流过类似巨大金属梳子的机械过滤屏。过滤屏截留下大的污物,以免它们损坏处理站的设备...[详情]


有钱先修下水道:八成受访者称城市现代化体现在地下

 

  北京的暴雨积水并非特例。在随后的一周时间里,天津市、甘肃金昌市、广西南宁市、内蒙古包头市等多个城市的人们也遭遇了内涝的困扰。近年来,逢雨必涝、逢涝必瘫,几乎成了我国城市的通病。排涝系统为什么一直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国家能否加大排涝建设投入,重视地下民生工程建设?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技术顾问刘延恺认为,城市积水主要是城市化过快,城市规划不周所致。当前城市建设规划普遍重高楼大厦、道路、广场等功能设施...[详情]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沦为水城,城市下水道,这个被大都市光鲜外表掩藏于地下的问题,终于被摆上台面,成为关注的焦点。下水道,道在何方?近几十年,中国城镇化进程迅速,大片荒地被钢筋水泥与柏油覆盖,无疑加重了降水时对“城市良心”的考验力度。在以往,雨水降下来会渗入土壤,只有当降水强度大于下渗时地表才会形成积水...[详情]

下水道 要让城市更美好

  按照《胶澳发展备忘录》记载,最初德国人在青岛铺设地下水网,是作为公共卫生问题考量。在德占青岛之前,青岛只是一个只有2万人的自然渔村,没有地上水管,更没有下水道。为改善糟糕的卫生环境,登陆之初的德国人,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城市改良计划,他们要把青岛建设成为“接待南部欧洲病人的疗养地”。初来乍到,殖民军水土不服。1898年10月,进入雨季后,德人中间经常发生肠炎,此病在欧人区和驻军中多有发生...[详情]

 


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

  100多年前,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每当夏季来临,暴雨不断,“城市的良心”便不得不经常接受考验。城市排水系统严重滞后,这并非是哪一个城市的问题。对于中国大多数城市来说,改革开放30多年,已经使得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地下,却还是二三十年前的样子,一旦遇到暴雨天气,下水道便开始变得不堪重负...[详情

视频报道

视频报道

城市建设如何避免病态发展 更多>>

城市涝病该咋治

大城市及其下风向“雨岛效应”明显,“雨岛效应”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之时,这样易形成大面积积水,甚至形成城市区域性内涝。下小雨时,沟槽中的水会流至水池,形成天然水景,遇到暴雨时即刻变身为高效的防涝系统。 全文>>

编辑部说事:城市建设更需注重“细节”

7月21日,北京市的大雨撕开了北京城市排水问题的盖了。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大部分城市只注重高楼大厦,而缺乏对“细节”的关注,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些之前被忽视的“细节”成为“大城市病”的根源。 全文>>

专家:国外防洪排水设施超前于城市建设

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降雨,从二环到四环多座下凹式立交桥区出现积水,部分路段还出现河水倒灌淹没路面的情况,城市交通一度混乱。李红玉:有些地方为了迅速体现城市建设要求,达到一年一遇的情况下就立项开工,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个案现象。 全文>>

中小城市如何应对城市发展中的交通拥堵问题

目前,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步伐,也降低了人们的出行质量,相对于大城市而言,中小城市的交通状况目前来说较好一些。尽快开展机动车发展政策研究、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政策落实、交通需求管理等一系列城市交通政策和措施的研究和制订等工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