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映象网首页
盘点老年人理财掉入陷阱五大最直接原因

2014-06-17 07:48:00 来源:东北网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曾有关于个人理财方面的调查显示,老年人比年轻人更重视理财。然而,在理财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老年人理财又是最易受伤、最易掉入理财陷阱的弱势群体。那么,究竟为什么老年人理财会屡屡被骗呢?嘉丰瑞德理财师深度剖析,直击老年人理财屡被骗的五大最直接原因:

  对于老年人积极理财原因,嘉丰瑞德理财师表示,老年人理财原因有三:首先为了更好地养老、提高医疗保障,提升晚年生活品质;其次能减轻儿女的生活负担;第三学投资理财,增加退休生活的乐趣,因此老年人也已成了当下“理财一族”的主力军。老年人为啥屡屡被骗,五大最直接原因分析如下:

  1、理财知识缺乏 绝大多数老年人缺乏金融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比较封闭,对金融知识了解程度仅仅停留在表面,风险意识也比较淡薄。从而使得老年人盲目进行投资理财,进入高风险的投资领域,从而遭受损失。

  2、爱贪小便宜 不少的老年人爱贪小便宜,让骗子有了可乘之机。比如说有骗子慌称自己有珍宝,因缺钱想低价卖出,诱使老年人上当受骗;还骗子故意在路边丢下一打钞票或金饰引诱老年人上钩,然后以平分为由,骗得钱财;还有一些所谓的免费抽大奖、免费体验等等,大多是设下的骗局。老年人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义之财要不得。

  3、过于轻信他人 过于轻信他人,老年人经常遇到“存款变保单”的事件就是最好不过的例子。嘉丰瑞德理财师表示,一些老年人到银行银行办理存款业务,由于轻信银行经理的夸大推销之词,“一年利息比普通存款利息高双倍”“投资3年后拿回本金,还有百分之百的分红收益”等等,很多老年人就因过于轻信他人,贪小利而被迷惑,最终落得个“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的结局。

  4、贪图高收益 一些老年人想让自己的养老钱保值增值,追求高收益,盲目投资。一些不法分子慌称产品的收益率高达30%-40%,引诱老年人进行投资。嘉丰瑞德理财师表示,目前涉及老年人上当最常见的是非法集资案,非法集资大多打着健康、保健、投资等旗号,并以“高收益”、“高利息”“高回报”等方式诱惑老年人,都是一个个美丽的陷阱,老年人一定要小心。

  5、盲目为他人担保 一些老年人碍于面子盲目为他人签字做担保,甚至把自己的房产证、储蓄存单等借给他人到银行办理抵押贷款。然而,当贷款到期后,倘若借款人无力偿还这部分贷款,就要求担保人来还这笔债,如果老年人无力偿还,那么银行会依法拿担保人的储蓄,或拍卖或变卖担保人的抵押物来进行抵债等,到时后悔晚矣。

  老年人理财除了注意以上五点外,嘉丰瑞德理财师还提醒,老年人由于抗风险能力低,最好根据自身的财务情况以及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理财方式,不要去选择那些高风险的方式,如股票、外汇、期货等,可以选择储蓄、国债、部分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等具有稳定收益的投资理财方式。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0条)

      发表评论

      映象网>> 财经频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新闻|图库|社区|娱乐

      地市|财经|汽车|房产

      女性|健康|美食|旅游

      家居|教育|法制|农村

      帮助 - 广告 - 友链

      导航 - 收藏 - 顶部

      映象网手机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