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新闻

宝宝哭的时候到底要不要抱?

在传统的育儿观念里,家长们非常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生理和智力的发育水平。随着育儿观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原来小宝宝的内心也需要我们的关怀。

  在传统的育儿观念里,家长们非常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生理和智力的发育水平。随着育儿观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原来小宝宝的内心也需要我们的关怀。

  一、0-18个月儿童最初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呢?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1岁以前的儿童是“没有记忆的”,早期发生的事件应该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起初,心理学家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于是提出了碗橱理论——孩子在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收获就是食物。但发展心理学家亨利·哈罗发现,与母猴分离的幼猴有着强烈的“接触性安慰”的需求,与可以提供食物的机械母猴相比,幼猴更愿意依偎由绒布制作的代理母猴身边。由此,心理学家开始认识到,寻求与照料者(通常是母亲)的亲近是一种本能的心理需求。

  另一位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提出:出于安全的需求,婴儿能够知晓某个特定的照料者最能够提供安全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与该照料者(母亲)的特殊的情感联结。与照料者(母亲)的互动是婴儿早年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经历,这是他们最初的人际关系模板。

  二、儿童心理发展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呢?

  0-18个月婴儿的心理发展任务是基本的信任关系。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里,婴儿建立起对人的基本信任的感受。这种信任的感受是平衡的,处于信任(帮助婴儿建立亲密关系)与不信任(促使婴儿保护自己)之间。如果以信任为主,那么婴儿会发展出希望感:婴儿相信他们的需求和欲望可以得到满足。如果以不信任为主,那么婴儿会觉得世界不是那么友好并且不可预测,在建立关系时会出现问题。

  举例而言,在某个午后婴儿小A从睡梦中醒来,感到肚子很饿,发现周围没有人就开始哭了起来。她的妈妈听到后立即来到她的身边,一边抱起她一边温柔的说:“小A是不是饿了呀,妈妈来喂你啦。”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这个互动中,小A会产生两个好的感觉:我很好,因为我很好,所以我有需求时会有人(妈妈)回应我的需求;我周围的人(妈妈)很好,当我有需求时他们会满足我。“我好,你也好”代表着健康的信任感(自信以及信任他人)。

  三、如何培养婴儿的信任感呢?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获得信任感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敏感、有回应、稳定一致的照料。如前面例子中小A的妈妈,她对孩子的照料就是敏感和有回应的。“敏感且有回应”指的是照料者能够比较准确地了解婴儿的需求,并可以回应婴儿的需求。在这一点上有些家长会有些困惑,怕“惯坏”孩子,在这里我们提到的是“回应”需求,而不是“满足”需求。

  举一个让很多家长感觉到纠结的例子:孩子哭的时候要不要马上抱起来?此时最重要的不是“抱还是不抱”,而是家长是否了解孩子哭背后的心理需求。如果孩子月龄很小,如还未满月的婴儿,我们建议家长应该迅速反应(抱起),一边将孩子的需求言语化(宝宝是不是饿啦),一边满足孩子。

  当孩子大一些,家长动作上的反应可以不那么急迫,但言语层面上要有回应(你觉得无聊啦,想让我抱抱)。有些家长会凭着自己心情的好坏改变管理孩子的标准,如心情好时允许孩子看好几个小时的电视,心情不好时一分钟也不让看。还有的家庭内部无法达成一致的标准,如妈妈不允许饭前吃零食而奶奶总是偷偷在饭前给孩子喂零食。上述情况都属于不一致的照料行为。严重的、甚至是互相冲突的不一致性的照料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破坏孩子信任感的建立。

  李梅,北京建筑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