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映象网首页
郑州临时救助站或安置点服务外来务工人员

2013-12-20 06:36:00 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前日,郑州市丰产路街道办事处外来务工人员安置点席地而坐的农民工

  前日,郑州市丰产路街道办事处外来务工人员安置点席地而坐的农民工

  映象网讯(首席记者 赵丹文 记者 袁晓强图)去年冬天,郑州市各区成立了临时救助站或安置点,救助对象包括“因务工不着无经济来源而露宿街头的人员”。时隔一年,临时救助站或安置点运行得怎样?东方今报记者12月18日进行了回访。

  主角/临时救助站的外来务工人员

  正剧/有床有热水 他们挺满意

  【第一幕】有床有热水 他们已知足

  场景:中州大道郑汴路附近“东建材招待所”

  剧情:郑州市凤凰台街道办事处在这里租下10个房间,设置临时安置点。

  46岁的开封农民老李白天出去干活,晚上在这里借住,“挺满意了,大冬天能有个住的地方。”这里的房间均是上下铺,有热水、床铺。

  金水区凤凰台街道办事处民政科工作人员田先生介绍,去年12月21日起,临时安置点启用,最多时可安置80多人,最少时也在60人左右。因毗邻中州大道郑汴路立交桥,常有外来务工人员等活儿,所以安置人员以他们为主。

  【第二幕】救助站内有人打地铺

  场景:中州大道农业路西南角临时救助站

  剧情:救助站设在一个大房间里,是丰产路街道办事处设立的临时救助站。12月18日上午,记者看到门口没有救助站或安置点的标志,玻璃上贴着一张落款11月3日的纸:“床位已满,暂不安置。”往里走,只有少量上下铺,一个挨一个的地铺显得很凌乱。

  虽是白天,但一些没找到活儿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救助站内歇息。“能不能找人把那个玻璃给补上?”地上,一务工人员在被窝里只露个头儿,指着门外一块儿烂掉的玻璃给记者说,“晚上风刮得呼呼响。”

  昨晚,记者致电丰产路办事处,对于务工人员打地铺,一男值班人员称:“有上下铺床啊,不会打地铺吧?”

  【第三幕】体贴特设“醒酒室”

  场景:二七区临时救助站

  剧情:二七区临时救助站在环境、管理方面较为规范,还专门设立“醒酒室”。据二七区临时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因挨着火车站、二七广场、二马路市场,这里的流浪乞讨人员、外来务工员较为集中。

  记者看到,这里的房间均设的上下铺,军绿色被褥,务工人员的较大行李统一安排到楼下行李存放区。二七区民政局多名工作人员在此值守。

  一楼有个“醒酒室”,里面有床铺。据这里的值守人员介绍,发现被送来的被救助对象时有醉酒者,会给安排到“醒酒室”醒酒。对救助说来救助站。

  【第四幕】未来各区救助站会趋向规范、专业

  场景:郑州市各区救助站

  剧情:二七区民政局工作人员王女士说起临时救助站,很是感触,她说救助对象复杂、人员难管理、重复救助、身份无法查清等问题摆在管理者面前。郑州市政府要求,2013年11月1日~2014年3月15日期间,对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要区别不同情况,无偿为其提供医、食、住、通信联络和返乡乘车凭证等服务。

  昨日,郑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蔡旭尧表示,各区临时救助站在运行中摸索出来一些问题。对于未来,蔡旭尧称,按照郑州市政府的要求,一边摸索一边细化、完善。

  蔡旭尧还称,郑州市个别区如郑东新区考虑将长期建立救助站,服务内容上会更专业、更规范一些。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0条)

      发表评论

      映象网>> 生活频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新闻|图库|社区|娱乐

      地市|财经|汽车|房产

      女性|健康|美食|旅游

      家居|教育|法制|农村

      帮助 - 广告 - 友链

      导航 - 收藏 - 顶部

      映象网手机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