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码上淘”开放战略,推出“码上淘”平台,并公布了第一期五大应用:“商品码”、“服务码”、“码上店”、“互动码”、“媒体码”。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运营官张勇表示,这是阿里对消费者数据挖掘的开始。

   “轻量”挖掘数据

   “‘码上淘’是以云+端为核心的阿里无线战略纽带。”张勇表示,基于阿里集团多年积累的海量商品数据库、电子商务生态体系、云计算大数据能力,“码”从此不再只单一承载名片的功能,而最终实现人和人、人和信息、人和实物的无缝互联。

   今年年初,阿里巴巴发布“云+端”战略,开始挖掘长期积累的商品和消费者数据。张勇介绍,手机、电视、PC、线下门店等都被称为端,而二维码是最小的终端。

   阿里集团“码上淘”第一期包含五大应用:“商品码”、“服务码”、“码上店”、“互动码”、“媒体码”。

   据介绍,“商品码”接入了阿里十亿级商品库,为每一件商品打上专属的电子化身份证。消费者对任何一件商品扫码,即接入阿里的商品数据库,调用商品的型号、款式、价格、口碑等信息,并能在网上直接购买。出现在快递包裹上的“服务码”,可以替换使用说明书,解决物流签收、售后服务等问题。“码上店”则是实体门店的空间与虚拟实际无线延展的结合,可陈列更多的商品数,目前阿里已启动线上线下结合的尝试。而“互动码”使得任何一件商品包装变成品牌与用户互动的窗口,用户扫码即直接参与品牌在云端的游戏及活动。“媒体码”则帮助传统的媒体形态彻底转型,由单纯的广告模式,转向直接产生销售的渠道。

   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介绍,二维码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服务码、商品码等均可以运作商品溯源。按照阿里的预期,未来还有更多二维码的应用,目前只是第一期。

   针对二维码安全问题,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十几年积累的大量的技术储备,阿里内部对整个基于码带来的信息和行为背后的数据实时监控,并备有从码的生成过程到页面组件以及后台数据统计、渠道管理等一整套的解决方案。

   O2O是个伪命题

   当日,百事可乐、青岛啤酒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码上淘”战略合作。

   有分析人士指出,阿里巴巴此次“码上淘”战略,其实也是实体店实现商品O2O的重要方式。对此,张勇却有不同见解。

   “O2O是一个伪命题。”张勇指出,把不同的产品升级为互联网思想,用互联网行为来支持新商业,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是在不同的行业选择的方式和商业模式会不一样。

   张勇认为,百货零售、便利店、家装建材行业等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原来的商业利用互联网的方式能够变成新型商业形态的可能性。但是,很难有统一的O2O解决方案。

   张勇介绍,阿里巴巴旨在挖掘商品数据、商家资源、互联网资产和相应数据的价值,用开放合作,为新商业提供一个基础设施,帮助整个商业的转型升级。

   青岛啤酒相关负责人则认为,通过二维码,可以形成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把商家的渠道优势和电商平台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并有利于了解用户的习惯。

   据了解,给商家提供的“码上淘”平台,现阶段并不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