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坠井者当作垃圾桶的电缆井座

被坠井者当作垃圾桶的电缆井座

  电缆井有十几米深

电缆井有十几米深

  当时他误将电缆井座当成垃圾桶,陪他一起掉入井里的还有一只小狗

  在井下只觉得“天黑了又亮,亮了又黑”,直到检查线路的工人发现他

  误把电缆井座当作垃圾桶,一流浪人员在“找吃的”时,一头栽进十几米深的电缆井里。在井下将近两天两夜的时间里,是一只小狗陪伴着他。万幸的是,有电力工人检修线路,发现了他,并报警将其救出。除挨饿及左脚踝骨折外,坠井者有惊无险,并无大碍。

  这是昨日下午发生在郑州市大学路街头的怪事。坠井者到底咋掉下去的?又如何“神奇”地避免了严重摔伤?让我们来看看。

  目击

  工人检修,发现十几米深的井里有人

  昨日下午4时35分,位于郑州市大学路与长江路交叉口东南角的事发现场,一切平静。大河报记者查看了多个窨井盖,里边不是积满灰土就是污水,哪有报料人所称的“有人掉进了深一二十米的井里”迹象?

  在路边一家五金店女老板张女士的指引下,一处建在绿化带内、侧面开口被撬开的电缆井被指为事发地点。

  “人已经被消防队员救上来,拉到医院了。”张女士说,坠井的人是一名中年男子,身材很瘦,个子也不高,“看上去受的伤不严重,扶着还能走路。”

  据张女士讲,昨日下午4时许,几名身穿蓝色制服的电力工人来这里检修线路,“当时,那几个工人被吓了一大跳,说井底下有人”,马上就拨打了110、120。

  “消防队员来到后,撬开了电缆井侧门,一名消防队员系着绳子下去,把里边的人拉了上来,整个救援过程也就一二十分钟。”她说,坠井者被救上来时,随身带的一个兜内还有一条小狗。在电缆井旁边慢车道上,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停在旁边,前车筐内有纸盒,里边还有两小块肥肉。

  讲述

  半夜沿街扒“垃圾桶”找吃的,

  一头栽了下去

  大河报记者看到,该电缆井建在茂密的绿化带内,呈圆形,顶部有很重的不锈钢盖子,四周有金属材质的通风隔栅,下面有边长大约30厘米的方形洞。

  这么小的洞,一般人员很难坠落进去,何况这种电缆井一般人根本不会靠近。坠井到底怎么发生的?现场的张女士及其他不少商户、环卫工人都说“想不通”。

  昨日下午5时20分,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坠井者做了全身检查后被护士推了出来。他紧闭着眼睛,蜷着身子,全身迷彩服脏臭不堪。对“现在是不是好了点儿”的询问,坠井者不回答。追问两次“咋掉下去的”,他才应了一声“饿啊”。

  记者表示“给你买点吃的吧”,他说“不用”,然后说:“半夜11点多,去‘垃圾桶’找吃的,也不知道咋的,一头就栽了进去!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啊!”

  问及坠井者在井下待了多长时间,他情绪激动,睁开了眼睛,“天黑了又亮,亮了又黑,熬了两夜,饿死了都!”

  他最后说,自己名叫郭强(音),1959年生人,家在安阳,在郑州没有亲人。

  处置

  坠井者为流浪乞讨人员,将获救助

  “经过检查,坠井者生命体征良好。”参与施救的急诊科医师闫振界说,坠井者除了左脚踝有骨折外,基本没有大碍,“我们最担心的内脏破裂、包膜破裂引发的内脏继发性出血,都没有出现”。

  医院党办工作人员燕磊说,经核实,坠井者属于流浪乞讨人员,没有亲属,符合救助条件。“他的医疗费我们将先垫付,然后由救助站报销。”燕磊说,他们下一步将让工作人员带坠井者吃饭、洗澡、更衣,入院继续治疗,直至康复。

  闫振界还说,坠井者应该是一名很有爱心的人,自己饿得不行,还给喂养的一条小狗留有肉食,“希望他能早日康复吧”。

  分析

  未致命的主要原因是,多重缓冲作用

  参与救援的郑州市二七区消防大队有关人士认为,此次坠井者能够侥幸存活,主要得益于电缆井井口四周有隔栅,底部有通道,通风较好,不至于缺氧。“同时,井径不大,而且井壁内有一条竖直固定的管道,坠井者下坠过程中,在与井壁碰撞过程中,有可能用手抓握,加上井底积满了枯枝败叶等垃圾,比较松软,都起到了缓冲作用。”上述人士说。

  “他是流浪乞讨人员,饿得不行,加上天黑,看见电缆井座就误认为是一般的垃圾桶,探进身子找吃的,也可能是因为井口隔栅比较软,固定也不紧,人就掉了下去。”他说。

  (记者 李岩 实习生 代梦颖 文 首席记者 陈晓东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