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司机顺路载儿子被误会是“带娃上班”(图据网络)
8月7日,一条公交司机带娃上班的微博走红网络。发帖人称,成都温江105路一公交车司机带儿子上班,孩子玩耍后,靠着椅子睡着了,让人很心酸。在向司机爸爸道辛苦的同时,也有网友质疑,“公交娃”虽然萌萌哒,但司机肩负着乘客安全,带娃上班真的合适吗?
几经周折,华西都市报记者联系到了105路公交车所属的温江西部新城公交公司,对话到了当事人徐姓司机。据介绍,“公交娃”的遭遇只是误传,孩子妈妈就在公交车后座。“我们公司有规定,开车肯定不能带娃娃”,温江西部新城公交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公车娃’没有先例,这次也不算。”
“萌娃”随父上班?
“司机不时会看小孩两眼”
“在温江105路,公交司机带着儿子一起上班。孩子萌萌哒,司机会在等红绿灯或者到站停车时偏头看一眼他可爱的孩子。我不知道我是一种什么状态,或心酸或怜悯或点赞。向司机道一声辛苦了!”。
7日,网友“@1314痴心不改”一条微博走红网络,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微博中的孩子也被冠以“公交娃”的称号。“我当天去农大办事,偶尔坐一次105路,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1314痴心不改”是四川农业大学的学生,他向记者回忆起当天的场景。
“我在大学城东站上的车,发现有一个大约四岁左右的小孩,坐在离上车口最近的那个座位上,这么小的娃娃,怎么一个人在公交车上,他的家人呢?”因为担心小孩安全,他就上去问了一句“小朋友,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呢?你的家人呢?然后那个娃娃指了指司机,说‘那是我爸爸’。”
他注意到,“当等红黄灯的时候,司机会看小孩两眼,提醒他‘把手上的玩具拿好’。”
当时妈妈在车上?
“儿子一定要挨着我坐”
究竟“公交娃”一事是否属实?记者联系到了温江105路公交车属于西部新城公交公司。
调度站一位江姓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7日当天的班次,并查询到了当值司机。
8日18时27分左右,记者联系到了刚完成驾驶任务的徐师傅。“确实有这个情况,我娃娃当时在车上,”他向记者介绍,“娃娃4岁多,在念幼儿园,现在放暑假了,那天天气多好的,他妈妈就带他去二孃家玩耍,我们住在温江万春镇,刚好顺路,就坐的我的车。”
“他妈妈就坐在后面,他平时黏我,一定要在前面挨着我坐。”徐师傅说:“带娃娃坐车还是头一次,就算是放暑假了,他在家也有奶奶带他,咋可能带娃开车嘛,乘客安全还是要保证。”
司机上班能带娃?
公交公司:不允许
司机能否带娃上班?有没有相关规定?
“我们公司不允许带娃上班,这是肯定的”,温江西部新城公共交通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娃娃带上车会影响驾驶员的工作,我们要保证每一个乘客的安全。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带娃上班的现象。”
“司机能不能带娃上班,公司没有硬性的规定”,记者同时采访了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只要不耽误驾驶员的操作就好,还是要保障安全。”
公交司机带娃上班会受到何种惩罚?温江西部新城公共交通公司这位工作人员回应:“相关规定要问公司领导才知道,但这种行为肯定要处罚”。
同事带娃上班,你能接受吗?
带娃上班一事引起了不少上班族的讨论。暑假期间,不少上班族感叹,办公室又一波“萌娃”来袭。娃娃们虽然萌萌哒招人爱,但一旦开启“熊孩子”模式,也让很多人“敢怒不敢言”。
偶尔带娃上班这件事,你能接受吗?
正方
孩子放假没人带带娃上班不得已
“同事带娃娃来上班,我们单位多得很。”@蕙质小岚欣等网友纷纷通过微博讨论,部分网友认为带娃上班较为普遍,能够理解。
网友@娃娃俩女神感叹:“莫法啊,为了生活。”网友@太上皇也说:“很理解因为没人带娃娃,又不得不上班挣钱的父母。我小时候也没人带,妈妈半夜加班,都要把哇哇大哭的我背在背上去上班。”
市民孙小姐也是一位带娃上班的妈妈,“我孩子7岁了,挺乖的也不怎么吵人,我自己有一间独立办公室,孩子放暑假两个月,当她不上培训班或者她奶奶有事的时候,我就会带她来上班,如果影响到工作任务,我也会下班后完成。”
反方
“熊孩子”烦人爬上办公桌搞丢U盘
虽然不少网友对于带娃上班表示理解,但也有很多网友认为,这会影响到其他同事的工作。
“带娃上班于情可以理解,但开车比不得其他工作,更注重安全性,毕竟司机要对全车乘客负责,希望不要再有‘公车娃’。”网友@如果鹿说。也有不少网友说,“‘上班娃’在公司不合适,容易分散大家注意力。”
“我同事两口子都忙,父母又在外地,他家儿子经常来我们办公室,”市民陈先生说,“这娃就是一个‘熊孩子’,有时还爬到我的办公桌上,还有一次闹腾着把我U盘搞丢了,同事一场我们都是敢怒不敢言,一到假期就主动给他推荐娃娃的兴趣班。”华西都市报记者张路延实习生谢娜
立即评
“带娃上班”,悲情与安全都不必夸大
对于农村孩子来讲,由于缺乏专门性的儿童空间,孩子的成长几乎就是伴随着父母在田间地头的劳动而完成的;在都市里,适逢暑期,由于监护任务加大,父母偶尔带娃上班,其实也早就有之。只是在这起事件中,娃娃碰巧坐上父亲开的公交车,而被误读为“公交司机带娃上班”,其中所被附加的“心酸”意味与安全讨论,将“带娃上班”的话题重新激活。
“公交司机带娃上班”,从安全的角度看,这种方式确实留待商榷。尽管这属于极个别的现象,公交公司的相关规定也不能穷尽所有的违反安全的情形,但没有规定也不意味着就可取。不过也应该看到,安全问题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也不应该将这种小概率事件过于放大,况且其中还存在误读,严格而论也并不属于“带娃上班”。
无论是“带娃上班”现象在现代都市里的增多,还是公交司机“带娃上班”所引发的安全思考,其实都没必要进行过于拔高的解读。一来,“带娃上班”所反映出的监护责任问题,更应该导向的是,如何从整个社会的层面来思考为寒暑假期间的孩子提供更多的安全庇护,如果仅是“悲情”、“心酸”反而容易掩盖问题的实质;而“公交娃”一事,也宜仅从个案的角度来审视,就当它激发了更多人的儿时回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