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文理科 学生减负还是增负?
科目

  南都讯 根据此次高考改革方案,今后高考的必考科目只剩下语数英3科,学生可自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选择3个科目,而且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能否减轻负担?有家长认为,改革后学生机会多了,但是备考时间拉长了。有老师也认为,改革方向是好的,学生可文理兼顾,但未必能减负。

  家长

  备考战线拉长,残酷又无奈

  对于改革方案中考试科目的设置,广东家长有担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是否意味着提前备战高考?

  陈先生是广州执信中学一名高一学生的家长,对于高考改革方案,他觉得学生的机会多了,但备考战线会拉长。“外语两次考试机会,与以前的 一考定终身 相比,无疑是有进步的。”陈先生表示,也许他的孩子会为这两次外语考试废寝忘食,看上去好像负担不轻,但两次机会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心理宽慰。

  陈先生觉得,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可能意味着学生提前备考。“首先,高校的招生要求我们不可能提前知道,六科的会考,大多数孩子都会全力以赴,争取把六科都考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到时选择高校时才可能有更多选择,也会更从容些。”陈先生称,提前备战高考对于一家人来说,有点残酷而无奈。

  老师

  学生选择增多,但未必能减负

  “总体看,这个方案尊重了学生多元化选择,但未必能真正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广外外校教研室主任扈永进认为,学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这个做法符合教育的规律。因为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要求,学生的选择更多,能力高的多选一点,能力稍低的也能有自己的考虑,高校跟学生的匹配度会更吻合。

  “但从逻辑上来讲,这个方向未必能真正减负。”扈永进称,原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一个几乎“人人都能过的”设计,考核一些基础的东西,但改革后,它就变成了具备有高考的功能了,对学生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广州一位重点中学高三年级语文老师认为,文理不分科的改革方向是好的。以前高中分文理科,导致学生偏科严重。但实际上,不少学生的爱好是跨文理的。“有的文科考生,其实挺喜欢化学的,但因为物理特别差,怕拖了后腿,所以只能选文科了。改革后,文理就可以跨越选择,譬如说选择物理、化学和历史,做到文理兼顾。”

  专家

  实际操作仍有待观察

  对于能否给学生减负,专家意见不一。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颇有些担心,“由于最终的录取制度,依旧是集中录取,因此文理不分科、分散高考压力,最终可能演变为增加高考压力,把高考战线拉长为整个高中三年。”他认为,按照目前的方案,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门学业水平考试,另外,如果所选科目在高一、高二就测试,这就把高考的压力提前到高一、高二。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吴颖民则认为此举能减轻学生负担。“只要是考试肯定会有一定的负担,但错开考试时间,把考试分散,能减轻精神上的压力。”他认为,把会考成绩计入总成绩中,也要求省级会考权威性、真实性进一步提高。

  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增俊认为,以高考成绩、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三方面作为录取标准,大方向是对的,在实操中会很复杂,与理论设计是否一致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