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七旬公厕"申请历史保护未获批 因体量太小

    位于海宁路514弄的老厕所仍在发挥作用

  去年12月3日,晨报记者独家报道了海宁路514弄内一座约73年的公共厕所因所在小区整体拆迁而将被拆一事。上海市公共厕所协会看到报道后才得知,原来上海还幸存着如此历史悠久、且仍在发挥作用的公厕。

  通过多次实地走访、采访弄内居民、查阅市及虹口区档案馆资料,公厕协会认为,这座厕所很可能是上海目前唯一的民国时期的公厕,也是现存最老的公厕。然而,公厕协会向有关部门提交的历史保护建筑申请未获批。

  从设计细节可推断其年龄

  上海市公共厕所协会秘书长顾先生告诉记者,这座厕所的砖木结构是其建造年代的体现之一。从电表箱、化粪池拔风管等小细节也可以推断厕所年龄,尤其是化粪池拔风管,这座厕所的化粪池在厕所下面,而不像现在大部分厕所的化粪池是设在厕所旁边,且它的拔风管是从化粪池上方伸出来的,进一步解决了厕所异味问题,而现在的厕所不会这样设计,“从这些小细节可以大致推断这座厕所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建造的”。

  为进一步弄清厕所的建造年代,公厕协会工作人员又奔赴市档案馆和虹口区档案馆查询资料。相关资料寥寥,却弥足珍贵。在上海市档案馆,工作人员找到了一份《上海市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关于建造公共厕所事往来函》,其中在1942年8月25日至1943年1月29日,有多封关于在海宁路建造公共厕所的函。

  “虽然从这些函不能百分之百判断其提到的海宁路公厕就是现在海宁路514弄的公厕,但也为海宁路公厕的年龄提供了进一步佐证。”上海市公共厕所协会秘书长顾先生表示。此外,从厕所的外观、结构来判断,刚解放时上海新建的公厕较简陋,只有租界时期的公厕能造得这么好。

  市公厕协会创始人、原市容环卫局副巡视员冯肃伟表示,上海最早的公厕建于1864年,位于南京路上。不同时期的公厕,其外观、结构、使用的设施设备都不同,从海宁路514弄这座厕所为冲水式来判断,那是上世纪20年代以后开始的冲洗粪便方式,加上其它特征,可以判断这座公厕建造年代应在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初。

  顾秘书长表示,综合多方面考证,海宁路514弄公厕应建造于上世纪四十年初,在1942-1943年间,而根据初步调查,它很可能是上海目前唯一的民国时期的公厕,也是仍在使用的最老公厕。

  新建厕所还参考它的结构

  据介绍,虹口区环卫部门也多次想对这座厕所进行重建,但由于该厕所离居民区特别近,一旦拆除,居民恐怕不会同意继续在家门附近建公厕,环卫部门就得另选新址,如此一来,事情就会变得复杂。

  由于这座老厕所特殊的结构,它基本没有异味,虹口区新建的公厕甚至还参考过它的结构,所以这个老厕所就被一直保留了下来。

  根据资料记载,当时的海宁路清和会管委会提出在海宁路建造公共厕所,理由是海宁路位于虹口区的中心,有许多休闲娱乐场所,但没有厕所。当地居民也已无法忍受周围的公共环境,尤其是当时每天都有霍乱疫情的报道。

  然而,这份函发到市政工程署,市政工程署却提出反对意见,理由之一是计划建造公厕的区域产权已由日本政府管理,且属于道路拓宽范围。理由之二是建造公厕不在当年财政预算范围内。此外,海宁路上的商铺经营者反对造公厕。函至公共卫生署,卫生署则同意建造公厕的方案,并指出若公厕阻碍道路拓宽,可以重新选址。此后,建造公厕的议案在多个部门之间辗转,反复论证,不断修改,最终才得以获批。

  体量太小不符保护条件

  在实地走访、拍照、采访居民、查阅资料等行动之后,公厕协会向市绿化市容局、虹口区绿化市容局提出了保护这座老公厕的建议,特别是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历史保护建筑申请,但相关部门派人实地查看后答复,因建筑体量太小等原因,不符合纳入历史保护建筑的条件。

  顾秘书长说,公厕协会正在通过其他渠道,尽最大力量保留这座公厕,同时也向社会发出呼吁,希望大家都来保护这座老公厕、老建筑。

  专家观点:

  厕所也是一个值得保护的建筑类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松认为,优秀历史建筑的时间要求是建成30年以上,这座公厕完全符合;从建筑类型的代表性来考虑,公共厕所也应该是建筑类型的一个代表;从建筑结构来看,这座公厕也很漂亮。因此,他建议,还可以再努力一下,申请下一批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上海历史保护建筑专家、原上海规划管理局副总工程师赵天佐听说有此老厕所后专程赶到海宁路、江西北路一带去看,第一次找错了厕所,但随后在看到照片后,赵天佐也表示,这座厕所有保护的意义。上周六,赵天佐又去了趟海宁路,找到了514弄内的厕所。他表示,除了人们概念中的建筑外,上海也保护过污水处理厂、邮电局,甚至是窨井盖,所以,厕所也是一个值得保护的建筑类型。

  对厕所有较深研究的原文汇报资深记者洪崇恩认为,厕所看似不登大雅之堂,但人人需要,不仅如此,厕所还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完全可以成为城市文明程度的表征之一。

  (记者 郁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