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贞传奇》
对电视剧市场而言,2013年可谓是丰收的一年,无论是反映社会现实的《咱们结婚吧》,还是聚焦弱势群体的《推拿》,亦或是耐人寻味的历史剧《赵氏孤儿》,都为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无奈的是,这些好剧收视率都不高,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对此不少观众提出,“为啥好剧有人赞没人看,那些神剧闹剧观众越骂越爱看?”
刚刚过去的2013年里,一批好电视剧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雷剧当道的局面,然而有些好剧却出现了收视率不高的现象——
对电视剧市场而言,2013年可谓是丰收的一年,无论是反映社会现实的《咱们结婚吧》,还是聚焦弱势群体的《推拿》,亦或是耐人寻味的历史剧《赵氏孤儿》,都为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无奈的是,这些好剧收视率都不高,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对此不少观众提出,“为啥好剧有人赞没人看,那些神剧闹剧观众越骂越爱看?”
“高大上”作品“叫好不叫座”
《推拿》中濮存昕、张国强等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盲人的内心,饱满的精神世界呼之欲出;刘涛催泪演绎的《老有所依》也纪实地反映了当前日趋严峻的老龄化社会现状和养老问题。两部触及弱势群体的优秀作品尽管收获了“零差评”的口碑,终究与高收视无缘。
取材自元杂剧的《赵氏孤儿案》剧情紧凑,通过平民英雄程婴的正义精神,尽显中国传统悲剧美感。而历史剧《大秦帝国之纵横》严肃写实,也表现出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可惜,这几部历史正剧也整体溃败,《陆贞传奇》《天天有喜》等偶像风格的古装剧却表现得十分抢眼。
好剧不适应观众的收视习惯
去年12月记者在采访演员张国强时,谈及《推拿》一剧收视低迷的现象,张国强十分痛心,“有一次我问身边的人,‘有一部剧叫《推拿》是盲人题材的,你们看了吗?’他们竟然说,‘看不进去’,真的感觉特别不是滋味。”
近年来,爱情剧、婆妈剧的扎堆播放,也让观众形成了一种收视习惯。无奈,现今社会的人们在关注自己生活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他人。譬如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盲道,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过盲人的生活;很多朋友家中都有父母老人,但又有谁真正关心过他们的喜怒哀乐?而导演和编剧们为了争抢收视,只有投观众所好,那些肤浅的婆媳大战、翁婿斗法铺天盖地,偶尔一部内涵深刻的好剧,往往由于题材不适应观众的收视习惯,而被淹没于洪流之中。
历史正剧不如神剧“养眼”
随着几代学人的老去,有着深厚历史情结的群体逐渐退出,年轻一代的视线被新的关注点吸引,历史情结在文艺创作中淡化。相比华丽的《兰陵王》《陆贞传奇》,先秦题材的正剧在审美方面不免败下阵来。
另外,古装剧中那些以雷人的情节吸引眼球的“神剧”也大大消解了人们对历史正剧的关注度。正如微友@听风观海所说的那样,“那些扯淡的穿越剧、宫廷戏都是一个现象,但是老百姓为什么喜欢看,才是我们要找的原因。”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