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荣誉:
2003年被评为南阳市劳动模范,并授予“青年创新标兵”;
2004年被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
2005年1月,获得“首届南阳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
2009年4月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多年来,胡来运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一切服从工厂需要。他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认真完成工厂部署的各项任务;他技术上对自己严格要求,精益求精,掌握了丰富的技能和实践经验,并使所学技术知识较好的转化为生产力;他充分发挥“带头人”的作用,协作团队积极创新和服务经济发展,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走在前,钻研技术学在前,从未有过丝毫的放松和懈怠。几年来,作为集团公司超硬材料合成专业技能带头人,在政治、思想及作风建设方面始终对自己从严要求,思想上和实际行动上积极进取,2008年10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10月取得了超硬材料磨料制造工、磨具制造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资格。
胡来运勤观察,勤钻研,技术力求精益求精。从事技术工作以来,他一直在生产一线,同一名普遍工人一样操作压机,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最快解决技术问题。坚持晚上到车间实施技术服务,深入生产现场去解决问题,使生产处于受控状态,把技术较好的转化为生产力。2000年,在与某公司合作开发金刚石相关工艺的试制过程中,试制产出的产品产量与质量均距设计指标甚远。他在仔细观察合成状态后,根据合成工艺的认识,通过工艺技术攻关,使产品生长各阶段的温度达到了要求,试制产出的产品产量、抗压强度、高强度比例均达到了设计指标,成功的解决了工艺存在的技术缺陷,保证了产品合成工艺的推广应用。此项工艺的成功运用,不但使公司产品控制了国内市场,而且降低了工具消耗约,质量提高10%以上,年可为企业增创产值200多万元。
在解决产品工艺的同时,他还刻苦学习金刚石方面各类技术书籍,从原材料入手,努力寻找最佳配比方案和替代材料,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001年,在产品新材料的自制开发过程中,提出了合理的材料配比方案,解决了工艺问题,成功的完成了产品合成材料的研制,快速替代了外购材料,为企业节省年约300万元的材料外购成本。
扎实的技术理论功底和勤奋的工作态度,使他在金刚石产品技术领域不断呈现才能,解决各种技术问题更显得心应手,游刃有余。2002年,生产计划要求单个产品产量提高20%以上。但是,高产后的产品质量下降。经过试验,使生产的金刚石产品质量大幅度上升,进一步提高了金刚石的合成工艺,达到了“高产优质”,使公司金刚石合成工艺上升到新的水平,并达到年增创利润300万元以上。
在公司金刚石技术改造中,率先试验、应用新技术,已经实施多种技术革新的应用,降低了工具消耗30%,每月节省费用30多万元。多项技术革新的应用,每年可增加效益2000多万元。
作为主要技术攻关人员,协助技术主管进行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工作,先后完成推广应用 “利用大型六面顶压机和大腔体技术合成高品级粗颗粒金刚石工艺”、“钻石级高品级金刚石工艺”等7项科技开发项目,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指标等均超过设计纲领,使金刚石产品规模效益更加显现。其中,2005~2006年完成的“利用大型六面顶压机和大腔体技术合成高品级粗颗粒金刚石工艺”,该项目于2006年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国际先进并填补国内空白”)。经国内外用户大批量使用验证,其效果完全达到国外发达国家利用两面顶技术合成生产的同类产品,实现了替代进口、进军国外发达国家金刚石市场的目标。该项技术的应用每年可为企业增加效益1亿余元。
由于金刚石发展需要,他坚持“打好基础、备足后劲、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配合公司培养技术、生产骨干,推动和协助组织金刚石公司技能竞赛等活动,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几年来,先后进行新员工及转岗员工操作技能培训600多人次,使他们快速掌握液压设备调校方法和工艺参数调节技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对后备技术人才,从工作作风、思想品德及业务能力上进行言传身教,通过采用“理论结合实际在生产一线实际操作2~3个月—传授工艺技能及工作方法3~5个月—试负责10~20台设备的生产控制—独立管理车间技术质量”的逐步深入的学习模式,引领他们树立忠诚于公司的信念,勉励他们要具有创新精神、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公司骨干技能人才,实践了技能带头人“传、帮、带”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