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观众过瘾 不做作重情怀 还能有什么理由不看呢
  • 2014年03月31日 08:40

  • 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节目录制现场

  节目录制现场

  《成语英雄》第二季在开播之前就让观众十分期待,不狗血、不做作,专心做文化的情怀,以及从答题方式、参赛形式、评委组合等方面的多重升级,都在上周五的节目中揭开了神秘面纱。今报记者通过采访多位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总结出了他们心目中第二季节目的理由。

  □东方今报记者 王会杰

  毛韶华 赵珈/文 李杨/图

  理由一 成语更“好看”

  “节目中用来表示成语的画更好看了,不仅画得好看,也更能突出成语的特点。可以纠正我们约定俗成的观念中,一些对成语的误解。”有这种观点的大部分是和孩子一起看节目的观众,以及正在上学、进行成语积累的观众。

  郑州的张女士告诉今报记者,她和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一起看节目,由于第二季的题目都出自小学至高中的课本,她的儿子会根据节目上提供的题目出处翻书,“翻得很起劲”。张女士说,和第一季选手们自己画画不同,漫画家们画的画更精美,更容易引起观众看画猜成语的兴趣,尤其是很喜欢看节目的学生们。

  第一季节目中,由一位选手画画,另一位选手猜,选手的绘画水平有高有低,在舞台上短短三百秒,选手们要画出五个成语并让搭档猜对,这就导致有时候来不及多想,画面自然不是那么好看,还会出现“画出谐音的字来代替原本的成语”的情况,这样侥幸猜对成语,和节目组“解读成语”的初衷是不相符的。

  第二季中节目组将成语逐个拆解,将代表成语意思和出处的元素体现在画中,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成语,虽然成语的难度有所降低,但是解读却更加深入。对成语内涵解读的升级,也是观众在第二季《成语英雄》里最想看到的。

  理由二 节奏更紧凑

  “第一季中两人搭档猜成语的形式很新颖,第二季中变成一个人单打独斗,我一开始还很担心会撑不起场面来,没想到节目的节奏、剪辑更紧凑了,完全‘无尿点’。”喜欢看节奏紧凑节目的多是年轻观众,他们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当中国传统文化和电视语言“无缝对接”时,他们也成了节目的忠实粉丝。

  85后观众刘宇钦说,在周五的《我是歌手2》、《最强大脑》和《成语英雄2》等强档节目中,他在偶然的情况下看了河南卫视的《成语英雄》第二季,却怎么也不想换台了。“在多种综艺节目中我看了这档文化节目,我觉得它的紧张、激烈程度不逊色于综艺节目,选手、嘉宾们‘废话’不多,直奔主题,有的时候答案很明显,我一眼就能猜出答案,但是选手卡壳了,很替他们着急。”刘宇钦说,一期节目看下来,紧张、畅快、恍然大悟、百思不得其解,什么情绪都体验了。

  相比于第一季节目的“热闹”,第二季节目做起了“减法”,然而有舍有得,这样的做法使得节目更紧凑,主题更突出,整个过程十分流畅,观众看起节目来注意力也更集中。

  理由三 点评更精彩

  “《成语英雄》的嘉宾请得一向很地道,虽然都不是什么所谓的‘话题人物’,但是个个都是‘重量级’。第一季中是崔永元、蔡志忠、钱文忠,第二季又请来了王蒙、窦文涛,《成语英雄》几乎都是他们的电视首秀,能请到他们本身就体现了节目的实力,河南卫视太‘高大上’了。”持这种观点的观众年龄要大一些,有很多70后,也有80后,他们一般更关注节目的“知识性”,而不是“娱乐性”。

  前文化部长王蒙、凤凰卫视名嘴窦文涛、著名学者钱文忠,这三人的“成语三人行”被观众认为是黄金三角,他们在节目中十分活跃,给了选手一些很好的建议和鼓励,也让节目更具可看性。

  王蒙是“镇台之宝”,有了他的存在,节目的厚重感就出来了,可颇有厚重感的人物偏偏在节目中最“活泼”,不时秀一下自己说各种语言和唱歌的才艺,出乎观众的意料。而窦文涛虽然把他的“犀利”收了一些,但是他在节目中承接了一些“主持”的工作,很能调动气氛,处处也体现出对选手的关爱。连续两个季度坐镇,钱文忠还是保持着对成语的权威解读,观众对他在第一季里的精到解读念念不忘,很希望在第二季中听到他多说些有关成语的奥秘。

责编:刘天娇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