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1月11日,阿利茄汁面老板卢广利,推出了面向周边白领的“吉粥稻”,瞄准天一大厦等写字楼的白领,主打外卖,人均消费一二十元。业内人士樊浩说,目前郑州很少有写字楼配建公共食堂,有的开发商宁愿把楼层卖掉赚钱。
不过,业内人士樊浩说,目前郑州很少有写字楼配建公共食堂,有的开发商宁愿把楼层卖掉赚钱。
他们公司专做团餐和写字楼餐饮,在郑州有11家店,年营业额超5000万元。他们调研时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把职工餐厅外包给专业的餐饮公司来做。
这也印证了中烹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恩援上个月中原美食节时在郑州餐饮论坛上的说法:“今年上半年,团餐以30%的速度增长,这是一个趋势,也是一个大市场。”
“除了团餐,就是写字楼餐饮,其前景更好。”樊浩说。
他举了一个例子,杭州一家写字楼开发商,为了写字楼卖得更好,贴钱请“外婆家”(一家餐饮公司)入驻。记者还了解到,在北京、广州等地,写字楼地下室一般都配有餐厅,单位一般都发餐券。
业内人士
餐饮公司进驻写字楼
营业额不到10天涨了10倍
“我们第一次进写字楼,以前做的是高校和工厂的餐饮。”承包楷林国际大厦餐厅的郑州大食代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裴伟峰说。
“前期面临很大压力。”裴伟峰说,高校和工厂的就餐者都是固定的,而写字楼却是半市场化的,做得不好,就没人来。而且只能做早、中两餐,造成人员浪费;上班族来自各地,口味都不同。
“但总体还是能‘顾住本儿’的。”裴伟峰说,刚开始一天营业额只有1000元,但不到10天,营业额就增长10倍。如今,每天中午接待1000多人就餐。不过他坦言,目前考虑的重心并不是经济效益,而是做品牌,将来进军更多的写字楼。
看中白领午餐市场
明年计划再开20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