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发展进程来看,房地产业对城市建设往往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城市规划尤其是商业规划最终要借助具体的开发个体来实现,尤其是借助具备较强实力与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开发企业的介入。
自2005年以来,随着西部老工业基地的搬迁和城中村改造的提速,西区开始成为商家们掘金的热土:万达、盛润、升龙、锦艺等地产大鳄纷纷进驻西区,国际五星级酒店、国际购物中心、5A甲级写字楼、精装SOHO等多元业态,一个个开始亮相西区。
如果说万达广场进驻西区,吹响了西区商业发展的号角,盛润、大商、锦艺、升龙等的跟进,无疑是拉开了西区发展的大帷幕。
2012年3月20日,锦艺城·购物中心主力百货店——王府井百货与其正式签约。资料显示,王府井百货面积达6万平米。素有“中华第一店”之称的王府井百货在全国多个城市设有分店,并以其多元化的品牌、时尚前沿的商业氛围广受消费者喜爱,而此次将店设在郑州市棉纺路,也有望带动新一轮商业潮流。
中原区商务局副局长杨光介绍,未来10年,西区将打造10个区域型商圈,这10个商圈将以道路为主要划分依据。
业内人士分析说,这10个商圈绝不是空穴来风,很多商圈已经跟主要商家签订了协议。从目前西区已经初露端倪的商业布局来看,这十大商圈有可能是:桐柏路商圈、建设路商圈、碧沙岗商圈、中原路商圈、陇海路商圈、帝湖商圈、秦岭路商圈、须水商圈、郑西商圈、孙庄商圈。
对此,河南省商业经济协会秘书长宋向清表示,西区商业发展正当时,因为东区、中心城区的商业发展过于饱和,土地稀缺,唯有西区尚处于“不饱和”状态。
对于很多人来说,城市的发展让“最郑州”的味道越来越淡,但西区,却是让人有“郑州情结”之处,这个基础是别的区域不具备的。郑州市西高东低的地势加上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使得西区处于不折不扣的上风上水之位。
熟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对于郑州来说,可谓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如今郑东新区已经初具规模,“榜样”的效果让更多开发商开始关注郑州西部。最近两年,保利地产、恒大地产、万科地产、五矿集团先后进驻郑州西部。其中五矿集团计划在常西湖区域投资100亿元连片开发,恒大地产则计划投资40亿元整街坊开发改造。除此之外,还有之前的清华·大溪地、金马凯旋家居CBD、大中原汽车物流港、锦艺国际轻纺城、新田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为郑州西部的发展积聚了长久的能量。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郑州西部的各个行政区域也在紧锣密鼓的做着自己的准备。
据了解,2012年,针对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中原区大力开展定向招商、专题招商,全区新签约超亿元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432.7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12个。
高新区也不例外,总投资30亿元的电子电器产业园已入驻14家企业,4家开始试生产,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
荥阳市则以产城融合为支撑,规划实施了荥阳产业集聚区、郑州市新材料产业集聚区、郑州市五龙产业集聚区。目前,10平方公里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已完成总体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评审,组建管委会和专家组,实现建设用地指标全覆盖,启动村庄拆迁安置,国机集团、河南富耐克等14家企业签约入驻,总投资71.33亿元。
上街区为努力寻求产业突破、转型和升级。针对家居产业发展,紧盯郑州市千亿级产业基地目标,力争到2014年,建成集家居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测检验、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打造全国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家居产业基地。
毫无疑问,这样的规划,加上这样一批重量级企业的进驻,将会为郑西新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需要行政力量配置资源,郑东新区的成功给予了肯定的答案。郑州西部的开发,或许仍然要重复这一路径。如今,城市发展的车轮已经行至郑西,郑西崛起正逢其时。明日郑西之于郑州,必将同于今日郑东之于郑州,未来十年,郑西板块也将像过去十年的郑东新区一样,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