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当政两周年 200余高官几乎被换一半

2013-12-15 08:05 来源:新京报

  韩国统一部今年10月公布的报告称,金正恩执政后,218名党政军干部中有97人被替换,比率达44%。除了让一批军方元老“解甲归田”,金正恩还提拔了许多年轻军官,逐步完成在军队的人事部署。

  2011年12月17日,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在当月28日的遗体告别仪式上,除金正恩外,被称为“七元老”的李英浩、张成泽、金永春等7人陪同护送了金正日的灵车,这8人被看做是朝鲜当时政界的核心力量。而如今,两年过去,“扶灵七元老”中,有超过一半人被解职、部分免职,乃至处以极刑。

  外界常常从朝鲜官方媒体公开的一些照片和报道,推测其官员的升降。媒体发现,今年陪同金正恩外出活动次数最多的高官是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崔龙海。今年5月,崔龙海还作为金正恩的“特使”访华,外界分析,崔龙海已经取代张成泽,成为朝鲜仅次于金正恩的“二号人物”。

  对于张成泽遭遇的最极端结局,韩国媒体称,虽然对象、时期和性质不同,但清理反对势力,是朝鲜巩固最高领导人执政重要的手段。《中央日报》报道则认为,尽管是“传统”,但像张成泽一样被公布“所有能想到的”重大罪名,并受到严厉处罚,在之前没有先例。

  报道称,严厉惩处了自己的姑父,可见金正恩有着自己的政治打算——对内树立威信,对外表明态度。分析称,从金正日逝世以后朝鲜发生的诸多事例来看,金正恩的权力基础已经基本稳固,而张成泽的肃清则可以看成是“金正恩体制”基本形成。因此,预计金正恩未来一定会更加明显地发挥出自己鲜明的特色。

  政策

  要核武器,也要发展经济

  韩国媒体认为,金正恩的巩固执政的“强硬色彩”,可能也会让他推进经济改革的手段更加果敢。

  报道称,“自去年以来,朝鲜不断引进市场元素,并逐渐扩大到了很多经济团体,进而强化了内阁控制经济的能力。近来,朝鲜全国各地开始建立起了经济特区。”

  去年4月15日,金正恩面对民众发出誓言:“决不再让人民勒紧裤带过日子”,这已经成为朝鲜家喻户晓的一句名言。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11月21日发布政令,宣布在各道建立13个经济开发区。这些开发区名称不一,有的叫“经济开发区”、“工业开发区”、“旅游开发区”,还有的叫“农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与此同时,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还宣布在边境城市新义州部分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有报道说,朝鲜计划在每个开发区吸引7000万美元至2.4亿美元的外资,总目标为15.9亿美元。

  此前,“开城高新科技开发区”已经于11月13日动工建设,参与建设的是由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中东和非洲地区的企业组成的“和平经济开发集团”。

  《国际先驱导报》报道称,如果再加上原有的罗先经济贸易区、黄金坪岛和威化岛经济开发区、开城工业园区及金刚山国际旅游特区,朝鲜的各类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可谓遍布全国。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个新变化。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朝鲜问题专家于迎丽表示,从大的方面来看,金正恩上台后,其做法和自己的父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金正恩继承的是一整套体制。他上台后,多次表示要继承父亲的遗训,包括“先军政治”,核试验、导弹试射等。

  但也有一些不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杨希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朝鲜经历了主体思想、先军政治两个时代之后,现在进入双并重时代,双并重时代就是发展核武器和发展经济都要搞。

  于迎丽也表示,按照统计数字,今年金正恩一共外出视察190多次,大约80多次是去与经济相关的地方。这一比例比金正日时代要高。金正恩提出经济和先军并行发展,看起来是要将国家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去。

责编:王涛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