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中7000万建巨型“河豚”地标 被指烧钱

2013-09-27 07:07 来源:现代快报

  项目背后 设计施工未采用招投标模式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河豚塔的主体结构已经基本完成,工人们正在忙着收拾地上的脚手架、钢板等。而这个项目推进的速度,也不得不让人惊叹。

  今年3月份,河豚塔打下第一根桩;4月底开始混凝土浇筑,耗时仅6个月。而如此规模的一项工程,从动意到规划、设计、施工,总共还不到一年。

  据扬中市政园林工程处副主任翟骏介绍,去年9月,在园博园区的整体规划建设中,与主副场馆相对的西沙岛一眼望去空空荡荡比较苍凉,市里便考虑在岛上建设一处标志性景观,一来可以与园博园主副场馆“对景”,二来以此为龙头,带动今后全岛的开发。

  于是,去年12月份启动了河豚塔的设计工作。

  不过,记者查询扬中规划局等网站,并未看到西沙岛及河豚塔项目的有关公示。其次,河豚塔项目也并未采用招投标的建设模式。对此,翟骏表示,是因为“不需要”、“也招不起来”。他说,河豚塔的设计施工难度是非常大的,采用的理念和技术水准非常高。

  而最终承接了河豚塔项目的,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据翟骏介绍,之所以选择该学院,因为此前扬中市政府的大楼也是他们的方案,“双方有过合作”。

  尽管河豚塔的项目并未采用招投标形式,但扬中市领导于9月17日在对媒体记者介绍园博会筹办情况时却表示,“所有工程严格执行招投标、政府采购、权力节点报告等制度……”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也试图联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据扬中方面的介绍,该学院不但是河豚塔的设计单位,还是“总包”,承担了从设计到施工等整个项目,并由该学院副院长黄一如教授亲自担纲。

  遗憾的是,无论是电话还是短信,黄教授均未回复。

  成本调查 7000万元的造价是高是低

  这条巨型“河豚”一亮相,便引起网上热议,而“河豚”的造价更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此前有报道称,总体造价为8000万元。但翟骏、陆建新等工程管理人员均表示,目前河豚塔尚未最后完工,预计7000万元左右。且这并非河豚本身的造价,还包括周边配套设施的成本。“比如,码头要修,从码头到这里的路也要修,未来在塔的下面还要建花坛,使用电梯要建配电房,此外还有排水系统等等。”

  那么,7000万元的总体造价是高是低,又该如何看待?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建筑界、雕塑界人士,结合河豚塔项目方的介绍,算了一笔账:

  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河豚塔总重2100吨,而这其中主要的重量并非黄铜。

  “铜的用量是85吨。”上海迪蒙幕墙工程技术公司负责该项目的铜片,其项目经理石敏慧表示,将近9000块铜片没有一块是一模一样的。而黄铜的价格,记者查询了阿里巴巴等网站的最新价格,约为4万元一吨。也就是说,85吨黄铜的总价约340万元。

  这只“河豚”身上使用最多的材料是钢。“主要靠钢构件、杆件支撑整个建筑。”负责钢结构制造的南通中汇重工有限公司工程质量技术部项目经理陈玉章表示,差不多用了1700吨钢,具体的造价则不太清楚。记者同样查询了9月25日上海钢材市场的最新行情,角钢、槽钢、工字钢、镀锌钢管的平均价格为每吨4000元左右。测算下来,钢材的总价约为680万元。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则对近2000吨钢材的用量提出了问号,这么多钢材至少要装33节火车皮,就算河豚塔施工损耗再大,也让人存疑。

  主要的材料成本,黄铜和钢材加起来共约1020万元。这一数字,离7000万元的总造价相去甚远。不过,确实还有以下成本有待核算:一是混凝土等其它材料成本,以及异形构造导致的高损耗;二是加工及施工成本;三是周边配套设施等。当然,还有一个成本也很重要,即设计费用。

  至于上述这些费用在另外的近6000万元造价中是如何组成的,记者尚未能了解到。不过,一份报告显示,扬中市审计局对园博园工程进行了全程跟踪审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6月份,通过跟踪审计累计为工程节约资金12835万元,“其中,河豚塔外表皮认价,审计节约资金1122万元。”即便如此,河豚塔项目中是否还有水分,也有待进一步公开。

  热议

  巨资建地标,值吗

  其实,本届园博会也不乏节俭之举。例如,今天的开幕式只有半小时,闭幕式则取消大型演出,仅此一项便可节约600万元。然而,这只“史上最贵河豚”的7000万造价,却让这些节俭之举变得微不足道。

  这样一个巨型“地标”,也因此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一种声音认为,扬中本来就是中华河豚之乡,河豚塔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品牌形象,促进城市的发展,且能够为市民创造更好的休闲空间。而相反的声音则认为,打造城市形象不一定非得花巨资建这样一个实用性并不高的建筑,例如网友“@四十有惑869”吐槽说:“太湖、阳澄湖边是否也要树个大螃蟹呢?”

  还有网友则认为,中央去年12月就出台了八项规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和面子工程,而当时河豚塔项目并没有真正进入施工建设阶段,且“河豚”在某种意义上恰好是公款吃喝的代名词。此后中央出台的有关六项禁令、禁止政府机关新建楼堂馆所等政令,其精神也都一脉相承。更何况,当前最迫切的不是城市景观这类形象工程,而是民生实事。正如网友“@小王大伟”的评论:“身为纳税人,更希望这笔钱用于污染防治、关爱贫困儿童等民生问题上。我们其实没有那么富,不需要去刻意制造这些意义不大的世界之最。”

  (记者 郑春平 鹿伟)

责编:李宜馨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