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英国首相卡梅伦、美国副总统拜登和法国总理埃罗相继访华。
10月份,俄罗斯、蒙古、印度三国总理同一天访华。
今年,外国领导人访华不仅多而且集中。据统计,2013年至少50位外国领导人访华。公开报道显示,各国政要访华最热门城市非北京莫属,其次是上海。博鳌论坛期间,10位外国首脑参加论坛并访问中国。因此,海南博鳌在今年来访外国领导人到访地中,排在了第三名。
此外,西安、广州、成都、天津、合肥、南京等地,都有外国领导人光顾。
外交人士称,外国领导人去哪儿,是双方商量的结果。对方有时会提出特别想看的地方,互相协调沟通,进行安排。
一般而言,外国领导人到访城市基本与本国发展相关,比如法国总理埃罗到访武汉,参观中法最大的合资项目神龙汽车公司;乌拉圭总统何塞·穆希卡前往天津,主要是为了借鉴铁路港口建设和发展经验等。
另外,有些到访地被媒体解读为体现对中国领导人的尊敬。韩国总统朴槿惠到访西安,打破了韩国总统访华多选上海等地的传统。习近平曾在陕西工作生活多年。韩国媒体称,朴槿惠访问西安,也表示了一种尊敬。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则前往了李克强的家乡安徽。俄罗斯媒体表示,梅德韦杰夫访问安徽,也体现了他对与李克强私人友谊的重视。
盘点
亮点1 规模
访华经济团频现豪华阵容
除了随行高官,外国领导人访华,一般会跟随由商界领袖组成的经济团队。
刚刚结束访华的英国首相卡梅伦为自己赢得了“销售员”的称号。卡梅伦率领的代表团近150人,包括多名部长级高官和130多名英国工商界领袖。在2010年11月,卡梅伦刚刚就任后首次访华时,他也率领了当时号称最大的代表团,包括4位内阁大臣和约50位工商界领袖。
今夏访华的韩国总统朴槿惠带领70多人的经济团队,远远超出前任李明博刚就任时首访中国的团队阵容。而且,朴槿惠就任后访美时,也只带了50余人。今年访华的法国总统奥朗德、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希腊总理萨马拉斯都率领了超过50人的大规模的访华经济团。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前驻英国大使马振岗解释称,外国领导人带着经济团来华,不仅是为了经济上的燃眉之急,同样看重两国今后的发展,着眼于未来的战略考虑。
不过12月初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随行人员不多。有分析称,拜登承担的更多是“探路”任务。马振岗也表示,拜登此行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与中国加强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设。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