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新型岸防导弹首次攻击组合目标两发两中

2012-08-29 07:39 来源:解放军报

  “平时跟自己过不去,就是为了战时过得硬”

  “如果目标混杂在民用船舶中怎么准确辨识?如果特征类似的群目标集中出现如何有效攻击?如果要攻击超出雷达识别能力的隐身目标怎么办……”记者受邀参加该团每周例行的业务研讨会,团领导提出的问题让与会人员如坐针毡。

  “说实话,这些问题超出了我们现阶段装备性能和训练水平,提出来是有些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团长张国宝告诉记者,“但平时跟自己过不去,是为了战时过得硬。”

  记者了解到,该团组建第一年,实现新组建部队“当年接装、当年实射导弹、当年形成战斗力”。组建以来,他们先后完成20多次重大演练任务,成功实射导弹数十枚,发发命中;连续5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连续3年被海军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集体二等功各一次。

  是什么力量铸就如此辉煌?张国宝告诉记者:“破除传统观念和习惯的束缚,我们从起步那一刻,就走在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前沿。”

  2008年,该团为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打击能力,首次进行“末端对抗”射击,取得某型导弹三发三中的好成绩。

  2011年,该团参加多兵种体系作战演练,首次与航空兵部队协同作战,实现了某新型导弹在不同兵种体系配合下首发命中。

  训练紧贴实战,能力大幅提升。近年来,该团按作战编程展开全过程、全系统、全要素训练,形成了两型导弹交叉、多弹种配合等10多种新战法,有效提高了导弹全方位突防能力。

  “一支进入读秒打击的信息化团队,离开从严治军将寸步难行 ”

  “我们是‘第一团’的兵,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这是记者在该团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蕴藏着官兵心底的那份自信,渗透着骨子里的那份坚毅。

  “这支部队始终坚持争第一、创一流,不仅要树一流作风、立一流标准、塑一流形象、创一流佳绩,更重要的是增强‘首战用我’的强烈使命感。”政委张建程告诉记者,从严治军才能锻造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岸防精兵。

  在一次全体干部大会上,一名机关股长迟到2分钟,团长毫不客气当面批评,并对全团官兵说:“在未来信息化战场,延误1秒就有可能吃败仗。一支进入读秒打击的信息化团队,离开从严治军将寸步难行!”

  一切都是为打赢准备,一切都要从实战出发。该团官兵们都有一个理念:哪里不符合实战要求就改哪里,要以战斗力为标准建章立制。近年来,该团着眼信息化作战需要,根据条例条令健全完善了上百类人员职责和数百项规章制度,编修的法规教材等达4类13种,加快了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步伐。

  “忠诚精武、科学求实、骁勇善战、机动制胜”,在硝烟中凝炼的海岸霹雳精神,鼓舞着该团官兵不断迈上新台阶。他们把目光投向未来海战场,用智慧驾驭着战车驰骋,在万里海疆构筑起一道铁壁铜墙。(梅云龙 钱晓虎 方立华)

责编:蒋宇飞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