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北斗研发团队:从3人作坊到200人团队

2013-06-22 10:56 来源:解放军报

充满传奇色彩的“北斗”系统建设“国家队”

  加班,北斗青年科研团队早已习以为常。 何书远摄

  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科研团队——

  从一个3人“手工作坊式课题组”,一路成长为拥有200多人的卫星导航技术国家级专家组组长单位;平均年龄不到30岁,却已是“北斗”系统建设的“国家队”。

  他们,就是敢于挑战、敢于“亮剑”的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北斗青年科研团队。

  筑梦北斗敢争先

  拥有对天空大地一览无余的“千里眼”,是人类的千年期盼。

  1994年,当时刚年届而立任国防科大电子技术系总工、现任副校长的庄钊文临危受命,组建科研小组“排星布阵”,筑梦北斗的探索之旅从此开启。

  历史的每个转折点,似乎都为有前瞻性思维的人而准备。当时,虽然数字技术初露峥嵘,但在庄钊文的指导下,3位平均年龄不到26岁的在读博士生——王飞雪、雍少为和欧钢敏锐地发现,数字技术必将在卫星导航系统研制中大显身手。

  很快,他们将“全数字化快速捕获信号与接收技术方案”呈给了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院士陈芳允,并得到积极回复。他们带着一笔4万元的鼓励尝试经费和一台计算机回到了学校,展开了艰苦的科研攻关。

  3年过后,北京星地对接现场。当看到显示器上脉冲闪闪、捕捉信号成功的那一幕,在场的20多位专家不敢相信:10年来未能突破的瓶颈技术,竟被几个年轻人仅用3年时间完美破解。

  追梦北斗不畏难

  “心怀代代凌云梦,再造帝车擎苍穹。”在国防科大北斗研发中心,这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格外醒目。中心主任王飞雪说:“追梦北斗,源自团队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信心勇气。”

  2006年,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已成功运行多年,面临卫星和地面设备的更新换代。不少人主张按部就班地更换新设备,但王飞雪敏锐地捕捉到关于升级的关键信息,果断判断这是一次导航系统体制升级的绝佳机会。

  机不可失,即便创新的空间再狭小,也要奋力一搏。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提出了一套信号体制与主动抗干扰相结合的方案。别看这个小小改动,它带来的却是整个导航系统效能的一次大的飞跃:所有北斗位置报告终端设备功耗降低一半,系统抗干扰性能大幅度提升。

  2007年,北斗卫星受到强烈干扰,导致信号传输中断。原来,复杂电磁环境是“罪魁祸首”。如3个月内不能解决问题,即将组网的数十颗卫星发射将无限期推迟,已发射的卫星将无法使用,情况危急!

  “3个月内拿出解决方案!”团队立下了军令状。

  不到3个月,他们成功研制出了具有强大抗干扰能力的卫星载荷,解决了这一难题。中科院院士、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这样评价:“你们是李云龙式的团队。敢于亮剑,亮剑必胜!”

  2008年夏天,北京卫星定位总站正在紧张建设。物理环境恶劣,但时间不等人。一群卷着裤腿、手拿工具,卖力地敲敲打打、拧螺丝钉的“工人”正在加紧施工。谁能想到,他们竟然是国防科大的专家教授们!

  一位协作单位的领导前来拜访时看到此景,不禁感慨地说:“这样的团队,还有什么事干不成?”

责编:南乐天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