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防止国企老总腐败的“三付药方”

2012-03-05 16:36 来源:观点中国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渝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振东3日痛批内地一些国企老总腐败堕落,呼吁中央多管齐下,从严治理。陈振东还盘点近年内地一些国企、央企老总腐败案件五个特点:涉案人数持续上升、涉案金额巨大、贪污受贿占主流、罪行复杂“窝案”多、垄断行业大案频出。

  确实,近年来有关国企老总腐败的新闻,时不时地刺激着公众的神经,伤害着国企在公众中的形象。如原中石化董事长陈同海、原建设银行董事长张恩照、原中国移动党组书记张春江以及刚刚因涉嫌经济问题正在协助司法机构调查的中移动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鲁向东等。一方面,说明从中央到地方都越来越重视对国企老总行为的规范和腐败问题的查处;另一方面,说明在如何规范国企老总行为、预防国企老总腐败问题上,还没有找到更加科学、有效的办法和措施。

  那么,为什么国企老总如此容易发生腐败问题呢?如何才能预防国企老总腐败问题的再发生呢?笔者认为,有“三付药方”。

  第一付药方,加大改革力度,解决国企“政企不分”的问题。虽然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就提出了“政企分开”的设想,并通过改革解决了许多政企不分的问题。但是,实事求是地讲,除已经改制的企业之外,剩下的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仍然是政一半、企一半,政有利,靠政,企有利、傍企。表现在企业老总身上,就是披着企业老总外衣的官员。如果这种身份能够既接受来自官员的纪律约束,又接受来自市场的规则制约,到不失为一件好事。问题是,多数国企老总采取的是用官员身份对付市场规则,用企业老总身份规避纪律约束,久而久之,政策、法律、制度、规章、纪律、规则等,就成了国企老总面前的摆设了。发生腐败问题,也就理所当然了。所以,如何通过改革,解决国企“政企不分”的问题,是防止国企老总腐败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改革的力度越大、速度越快、越彻底,效果就会越好,反之,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国企老总的腐败问题。

  第二付药方,加强监督,解决“一把手”权力过大的问题。按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老总的权力都是董事会授予的,必须受到各种规范的约束和限制。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政企不分”的现象,因此,国企老总的权力也就被无限扩大了。特别是“一把手”,几乎到了“家天下”的地步。从生产经营到对外投资,从人事安排到资金调度,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以及薪酬标准制定、奖金发放、福利政策、固定资产投资、设备更新等,统统由“一把手”说了算。这种现象,不仅表现在企业身上,而且传递到部门、下属企业身上,形成完全由“一把手”控制的格局。也正因为如此,部门和下属企业的“一把手”,也只要对企业“一把手”“负责”,根本不把其他人和制度、法规等放在眼里。长此以往,能不发生腐败问题吗?所以,加快监督体系建设,加强监督,解决“一把手”权力过大问题,是防止国企老总腐败十分重要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把国企老总的选拔任用,能够交给市场、交给企业,而不是政府职能部门。同时,要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公开国企老总的权力清单,公开国企老总的财产,让国企老总的权力运行置于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之中。

  第三付药方,加快市场化建设步伐,解决垄断集聚腐败的问题。行政背景下的行业垄断,必然会产生腐败。这一点,不仅可以从理论上找到答案,更能够从实践中得到证明。这些年,发生的各类国企腐败案件,特别是国企老总腐败案件,很多都与垄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便象刘志军这样的案件,也是垄断的直接结果。而事实上,垄断带来的不仅仅是国企老总的腐败,而且会延伸到场民营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因为,垄断掌握的是政策和资源,而这些政策和资源如果掌握在法律规范、市场规则手中,自然没有多大问题。关键是,它们都被转化成垄断企业老总个人的“财产”了,怎么能不发生腐败问题呢?打破垄断,无疑是防止国企老总腐败的重要节点。那么,反垄断之剑何时才能真正舞向垄断行业和企业呢?

  总之,国企老总的腐败问题,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因为,国企要担当国民经济支柱的重任,如果连老总的腐败问题都不能解决,又如何能够担当得起这样的重任呢?

责编:万晴晴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