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公宴不能上茅台就一定要上拉菲鲍鱼吗?

2012-03-09 08:19 来源:河南商报

  “有的地方说不能上茅台,但不上茅台,上一瓶进口的拉菲,会比茅台高得多。上一碗鲍鱼多少钱,上一碗鱼翅多少钱?国家一定要始终贯彻勤俭节约,不倡导过度公款消费,但必要的、正常的、合适的市场消费、市场经营行为,我们是不反对的。”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详见今日河南商报A11版)

  老实说,即使抱着十分的宽容和理解,在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这番话中,我也无法弄明白这两个问题:一、公款消费为什么一定是茅台、拉菲、鲍鱼、鱼翅?二、公款消费不上茅台,为什么一定要上拉菲?

  公款消费离了茅台、拉菲、鲍鱼、鱼翅,就完不成公务吗?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官员的主人。假如主人家自己都不能把茅台、拉菲、鲍鱼、鱼翅等当成家常酒、家常菜,仆人又有什么资格享用呢?这难道就是先天下之吃而吃、先天下之喝而喝吗?只要回答不了这样的疑问,公款消费茅台等就是不必要的、不正常的。

  茅台对贵州意义非凡,2011年,茅台上缴利税在贵州财政收入中占7%强,所以,作为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替茅台说话,没问题;但力挺政府喝茅台,问题就大了。一个主政一方的大员,他的逻辑和思维,直接决定一个地方的逻辑和思维。按照“不上茅台,上一瓶进口的拉菲,会比茅台高得多”的说法,官员在消费茅台时,就成了省钱,而其中公款高消费的羞耻感、负罪感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要知道,政府消费茅台虽然也是市场行为,但花的钱,却是纳税人的钱。拿着纳税人的钱消费茅台,纳税人当然要管。而当记者问“到底有多少茅台酒被各级政府采购走了”时,栗战书并没有回答。用纳税人的钱,一方面不公开,另一方面又不让非议,这是什么逻辑?

  在一些官员的逻辑中,公款消费不喝拉菲喝茅台,不上鱼翅、鲍鱼上茅台,就是贯彻勤俭节约了。可事实上,纳税人在乎的是有没有必要上茅台,而不是上茅台还是上拉菲。不要把一个要不要浪费的问题,变为浪费多少的问题。但也许,正是这样的逻辑,才让公款消费居高不下,也才让一些官方行为屡屡出现和民意不合拍的尴尬。

  ■林大手(市民)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