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于治国:疯狂的高尔夫让监管情何以堪?

2012-03-12 11:13 来源:华声在线

  据新华社电3月4日至8日,记者走访部分曾被曝光的违建高尔夫球场时发现,它们依然开张营业、生意火爆。有的已被处罚100次,但照样“第101次”开球。(《新京报》)

  处罚100次,照样“第101”次开球,这样的案例竟然真实地发生了,如此荒诞的天方夜谭实在让人无语、叹息,难道在当下真的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来治好这疯狂的高尔夫?

  治病需先寻因。有市场必然是因为有需求,强大的市场需求是高尔夫疯长的内在动因。毕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的发展,富豪阶层应运而生,而拥有了如此巨大资金的富豪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方式,包括打高尔夫。高尔夫的存在也就有了现实物质基础,这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我国高尔夫的需求量到底在多大,没有人去认真估算过,有的地方确实利用率较高,有的地方却成了实实在在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有好多高尔夫球场闲置,引起市民强烈不满。

  社会是台大机器,需要各个零部件协调运转才能健康运行。高尔夫不是特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然而,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要有一个过程、有他自身产生、发展的规律,高尔夫球场的建设也要遵循它应有的规律,即先要通过审批、获得准生证,然后才能谈建设、发展、运营,最后落地生根,这是常识。而现实却一再违背这一规则,着实让监管情何心堪。

  所谓九龙治水,不如一龙治水。然而,如果监管落空,任谁也治不了。这也是现实。而监管落空的原因,无非是权力的随意使用,而权力的随意使用,无非是因为这样那样的特殊原因,诸如外界因素的介入、权钱交易的存在、有关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等等。而我国当前关于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规定已经有不少,但针对具体的事件,治理起来难度却如此之大,以至于早在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此后国务院和中央各部委至少下发了10道高尔夫球场禁令,却仍未能禁止住这疯狂的高尔夫,更加凸显治理的阻力之大、难度之大。

  民主意识的觉醒,文明发展的突进,往往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既有传统意义上的特权意识的惯性在从中作梗,更有现实利益纠葛,还有出于各种目的的不同心思和想法,这些都左右着法治的进步与规则意识的实现。

  然而,不管阻力多大,借口再多,历史发展的巨轮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规则意识的确立、特权思维的消退、法治权威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方向,这一点应该是共识。因而,有理由相信,疯狂的高尔夫只是当前特殊社会发展阶段的一种短期症状,虽然一时之间令人气愤、难过、厌恶,但经过名医圣手的诊治之后,我们会看到更加健康的肌体,更加有生机和活力的未来。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