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梁小民:中国经济再转型刻不容缓

2012-03-14 09:59 来源:东方早报

  3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历史上空前的高增长。但高增长引起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由投入型增长转变为技术进步型增长。

  对于这一点,政府和全民早已达成共识,中央也一再强调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但为什么认识没有变为行动?这就在于市场化改革的不彻底性。市场经济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资源配置应该由企业来主导,技术进步也应该由企业来推动。但政府仍在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企业仍然是政府的附庸。我们来看现在两种企业类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状况,找出企业无法推动技术进步的原因。

  国有企业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下国企的基本特征——政府对国企的“父爱主义”。倚靠政府给予的垄断地位,国企不用技术创新也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如果国企亏损了,政府则给予慷慨的补贴。当然,这种“父爱”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国企必须听政府的话。这样的国企既没有创新的动力,又没有创新的能力。

  民营企业已经占了国民经济的大半壁江山。但民营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甚至小微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经不起经济风浪的冲击。艰难地谋生存,连发展也谈不上,哪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民企缺乏创新能力固然有它们自身的原因,如“小富则安”的心态等。但政府干预太多,没有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也是民企做不大、做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国务院发布了“三十六条”和“新三十六条”,但实际上仍难进入国企控制的行业。尽管中央三令五申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但实际上融资难始终制约民企的发展。甚至它们搞点体制外融资,也会以“非法融资罪”而受到毁灭性打击。

  国企和民企都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究其根源仍在于政府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力,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根本上转变职能。“转变政府职能”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知易而行难?这就在于30年的改革中,中国形成一些特殊的利益集团,他们从这种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中获得了巨大利益。

  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开始取得成绩容易,但越走向前越艰难。而且,拖的时间越长,付出的代价越大。如果我们把1978年开始的改革称为第一次转型,那么,现在就是第二次转型,或“再转型”。第二次转型比第一次要难得多,但中国要前进,要发展,不实现第二次转型或再转型就无其他出路。维持现状是倒退,但历史没有退路。

  (作者系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经济学家,摘编自3月12日《南方人物周刊》)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