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微言两会:又好又快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2012-03-14 10:16 来源: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农民会不会“被上楼”? 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平顶山市委书记赵顷霖昨天就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接受记者采访时被提问的话题。赵顷霖对此回应说:“你们尽可以去找老百姓问,我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决不让群众‘被上楼’。”据介绍,在三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平顶山市将全是农村整合规划成539个新型社区。“我们将用10年左右的时间来完成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要坚持示范引导,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搞任何形式的强迫和勉强,决不能让群众‘被上楼’。”(河南商报3月14日报道)

  稳妥推进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城镇化率2011年首次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一个数千年的农业传统国度,在改革开放的突飞猛进里迅速转化,中国,已成为30年来城市化率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建设发展也出现了“千镇一面”“千村一面”的情况,一些地区农村盲目追求“拔农根”、“脱农味儿”,千篇一律盖新楼,让农民“扛着锄头进电梯”。如此贪大求洋,违背了农民意愿,也超出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

  在很多地方,在行政权力主导下,城镇化往往演变为一种“造城”运动,以简单加法快速推进,小村合并成大村,把大村合并成城镇,造成了很多农民“被上楼”。温家宝总理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村建设应保持农村的特点,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保持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不能把城镇的居民小区照搬到农村去,赶农民上楼。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就这个话题提出了意见建议。平顶山市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的设想和实践,注意避免了这些问题,可以说为各地村镇建设提供了一个探索的样本。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两者不可偏废。正像有些专家提出的,把握推进城镇化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应该具有“中国特色、世界眼光”,一是要做好城乡统筹发展的布局,二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三是要统筹城乡产业的发展,城市要发展,乡村也要发展,工业也要发展,现代的农业也要发展,四是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式,走一条低碳发展道路。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协调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继“离土离乡”城镇化、“离土不离乡”城镇化之后探索的第三条道路,即“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小农经济的耕作方式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又好又快地发展新型城镇化,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也更好地回应了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茹向阳)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