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丛莲:副职多是大部制的“副产品”?

2012-03-15 09:31 来源:千龙网

  佛山市高明区政府网3月9日发布的一条人事任免通知引起网友关注,网友们把焦点对准了“高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竟有14位副局长”。(3月14日《羊城晚报》)

  一个局14个副局长,不是最多,还有更多。一正二十副深圳早有先例。这并非是佛山的专利,而是“中国特色”的官场流弊,是中国体制改革的共同苦难。

  “精兵简政”喊了几十年,“大部制”改革改了十几年,然而时至今日,是越改越减越多。所以就有了“机构多的楼上楼,副职多的头碰头”的调侃。日前在两会上,中纪委原副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刘锡荣就一针见血的指出,我国公务员已有4年前的600万到如今的1000万,“老百姓再勤劳,也养不起这么多的官”。

  别总拿“大部制”说事。“大部制”改革不是副职多的“副产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组织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各厅、局、委员会、科分别设厅长、局长、主任、科长,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设副职。就字面理解:应以不设为原则,设立为例外。而现在政府的普遍做法是没有例外,有官位就有副职,一正五副副,乃至几十副比比皆是。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官能民,这是干部人事制度的准则。然事实上如今却恰恰相反。这种早为坊间诟病的官多、副职多现象凸显诸多的体制弊端。

  首先,干部终身制的“铁性”一直难以打破。一日为官,终身享用。只要不犯错误,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不管需要不需要,称职不称职,反正戴着官帽子在“官场流动”,铁交椅搬不动,铁饭碗打不烂。不熬、不混到退休年龄,好官我自为之,官帽子一直戴到走人的那一天。

  再者,如今一些地方组织人事部门,干部编制是因官设位,总认为,这些人过去在领导岗位上做过不少事,甚至有过贡献,如今不管怎么改革,怎么精兵简政都不能让这些人“吃亏”。不给个一官半职当当觉得过意不去,所以便用“平衡术”进行平衡。或把副职当做“安慰奖”,或当做一种官场福利,千方百计让他们弄个副职当当,实在不行,也得用个“括号”相当于副职的政治待遇,来笼络人心,或“维稳”。

  其次,如今,副职多又有了新动向。那些跑官要官,花钱买官的腐败之风不止。不排除有用副职“官帽批发”的用人腐败。还有的地方把副职当奖品,以金钱论英雄,只要能为地方财政贡献大的也给个副职帽子戴戴。还有的地方认为“副职多了好办事”,做出成绩是一把手的英明领导,出了问题,副职可以责任均摊,副职成了承担责任的“临时工”成了挡箭牌,替死鬼。

  凡此种不一而足。超编配备副职,是利益博弈的产物,是干部人事制度的弊端,也是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它带来严重后果,是机构臃肿,人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甚至会产生腐败。这也是一种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必须狠刹这股歪风,严肃查处和责任追究。否则副职多了也是害,千万不可小觑。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