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狼狗疑云”为什么会陷入难解僵局

2012-03-29 08:48 来源:红网

  继3月19日捕杀一匹大灰狼之后,3月23日,滕州警方又活捉一只疑似狼的动物。在有关方面宣称这是一匹“白色母狼”后,有人却称,这根本不是狼,而是自己养的哈士奇。然而面对“是狼是狗”的疑惑,滕州市林业局等有关部门却选择了回避。一个看起来很小儿科的问题,硬是拖了5天还没弄清楚。(3月28日《齐鲁晚报》)

  针对滕州发现的“狼”,专家专程鉴定,通过对该动物的眼睛、毛色以及和人的亲近程度的观察,认定所谓的“狼”只是宠物犬哈士奇。出于鉴定的科学性要求,专家也建议取其皮毛进行DNA鉴定。事实上,枣庄方面也曾坚持表示要进行DNA鉴定。应该说,若能落实到位,就不该一拖再拖,为何“狼狗疑云”会陷入难解的僵局?

  我们不妨梳理一下近期有关于“狼狗之争”的报道,最初,有媒体报道,3月23日上午,山东枣庄滕州警方再次抓获一只狼,经动物园工作人员鉴定为五岁左右的白色母狼。但随后,有网民却称所谓“母狼”其实是自己家5岁的哈士奇宠物狗。自此,有人质疑警方作秀,也有人批评动物园工作人员水平低,更有人指这是翻版“周老虎”。

  舆论的质疑显然是出于习惯性,是在对权力投不信任票,对此,当地政府部门尤为必要以真相澄清此种质疑。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前段时间信誓旦旦要进行DNA鉴定的枣庄市林业局至今也未通过官方形式对鉴定过程及结果进行公布,面对媒体的追问,相关部门却避而不答,如此三缄其口的姿态,不得不让人心生疑虑。

  在是狼是狗的争执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利益博弈?当初对外发布毙“狼”和捕“狼”的消息,是不是确如网民所质疑的那样,为谋求政绩光环,对外作秀?或者,心知鉴定结果可能颠覆此前的结论,恐招来进一步的质疑和批评,比如,为何当初鉴定那般草率?若非如此,我们实难找出相关部门对外保持缄默的原因。

  狼也好,狗也罢,归根结底,尽早给出结论关乎政府公信力。因此,我们期望当地政府能够抛开一切思想包袱,正视舆论诉求,及早拨开“狼狗疑云”。若确有工作失职或不到位,承认“误捉”了,也不可能抹杀背后的努力与辛苦,相反,会彰显知错就改的坦荡胸怀。若反省并加以改善,更能获得民众谅解。

责编:安文靖
0

相关新闻

更多>>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