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关注留守之痛不要只在人伦惨剧发生之后

2012-04-09 07:44 来源:人民网

  留守母亲手刃熟睡中的亲生孩子,刚刚发生在重庆梁平县的惨剧令人震惊,尽管这位母亲有精神病患之嫌,然而如此惨绝人寰的事件,却又一次警示我们:农村留守人员问题,亟待引起更大的关注。

  这几年,有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去年湖南留守女童小梦茹,独守奶奶尸体7天无人发现的悲剧,更是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然而,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方能获得一时的关注,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壮甚至悲哀。要知道,单单一个梁平县,就有近29万外出务工人员,这背后有多少个留守家庭?而放眼全国,离乡背井的农民工多达2.5亿,在他们电话的那一头,又有多少牵挂和呼求?

  “村里人都外出打工了,余下的386199部队。谁来种地?谁来管理村庄事物?谁来调解邻里纠纷?谁来承担九连增的重任?谁来负责建设新农村?谁来照顾老人?谁来教育孩子?谁来帮助妇女挑起肩膀上的扁担?”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毕红珍的一条微博,切实道出了当下农村社会的现实状况和隐忧。

  中国三十多年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从土地解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男性青壮年,他们进入城市,走入工厂,建起了高楼大厦,制造了琳琅满目的产品,提供了各种社会服务。然而,尽管这比耕作的收入多了许多,但代价却是一家人分隔两地,孩子得不到呵护、父母缺乏关爱、而妻子更要在操持家务、照顾家人的同时,忍受孤独寂寞缺乏安全感的生活。这样的窘境,时时威胁着农村家庭的稳定和谐,甚至敲打整个社会有些脆弱的公共秩序。近些年来曝出的一系列留守人员问题,莫不与此有关。

  这背后,直指发展的痛处: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与城市的狂飙突进相比,农村的发展亟待突破。对留守人员给予更多关怀和照顾,加强对儿童的教育管理,增加对留守老人的福利,自然是题中之义,然而,这些措施毕竟只是权宜之计。留守家庭的问题,虽然已成社会问题,但最终还须家庭来化解。

  这就需要各地政府拿出更多的办法,让这些离散的家庭重新聚首,通过家庭的亲情温暖,来消融留守之痛。务工人员流出地,要加快发展建设,提供更多的本地就业岗位,让外出的人员能够回流,离土不离乡,既能安心工作,又能照顾家人。而务工人员流入地,也应逐步打破城乡二元区隔,在就业就学、医疗福利方面,给予更多地平等,让这些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农民工,能够留得下,住得好。须知,一个占人口比重很大的社会群体,生活在焦虑、流离之中,对于这个社会的祥和氛围是有很大影响的。打破城乡二元区隔,给予务工人员更多的福利关怀,既是对他们贡献的回报,更是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维护社会长期稳定和谐的必由之路。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