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捡国旗贴纸传递平实真性情

2012-06-21 08:20 来源:京华时报

  捡国旗这种下意识反应里,体现了对国旗的尊重,更体现了国家在心中的分量。

  G20峰会领导人合影时,主办方用国旗来标示各国领导人的位置。合影完毕,领导人散去,脚下国旗被踩来踩去。胡锦涛主席弯腰把这面国旗贴纸捡起,细心地收了起来,这一幕引起广泛热议。

  许多人被总书记这一举动感动,也有人做了不少联想。其实,这个细节,更多传递的是总书记作为国家领导人平实真性情的一面。这种真性情,这些年来在许多事件和细节中我们都能感受到。

  2010年11月6日,胡锦涛在葡萄牙进行国事访问,在检阅骑兵仪仗队时,一匹骏马突然受惊,骑兵摔落在地。仪式结束后,胡锦涛走向受伤骑兵,关切询问伤情,并两次紧紧拥抱了他。这个“中国拥抱”同样让许多人感怀于总书记的真性情。

  这些年,每年春节,总书记都要与群众共度除夕。在各地考察时,总书记常常有摸被褥、包饺子这些寻常之举。这又何尝不是真性情的流露?

  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的真性情流露常被作各种解读。但我们必须承认,他们对很多问题的反应往往首先基于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感性,和寻常人并无明显不同。只不过,身居高位者的这种真性情,不仅有利于发现一些真实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他们从全局角度去解决问题。

  摸被褥,能够真切感知群众冷暖。问家长里短,能够真切感受群众生活现实。看见有人受伤拥抱一下,这种关心远胜于无动于衷。看见国旗在脚边地上,捡起来也是下意识反应。在一些地方领导干部身上,这种真性情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公众需要领导人的这种真性情。

  一个人,热爱自己的国家,见五星红旗升起而庄严肃穆,和敬爱自己的父母、敬重自己的长辈一样,都是一种神圣的情感。许多人在异国他乡,看见中国的国旗、听见中国的歌曲、望见熟悉的中国人面孔,都有一种亲切感。这是普通人的真性情流露。领导人是公众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还会被认为是一种示范。真性情流露,也传递出领导人的价值观。国旗贴纸掉在地上,没看见当然不会有反应。看见了,捡起来的反应就正常而自然。捡国旗这种下意识反应里,体现了对国旗的尊重,更体现了国家在心中的分量。

  曾看到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在抠起水泥地上嵌着的一枚硬币,身边人觉得奇怪问她干什么,她说这上面有国徽呀。这个故事,值得深思。

  (特约评论员乔子鲲)

责编:李婷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