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公车改革同样需要一场“成本核算”

2012-07-10 07:10 来源:新京报

  改革成本不能仅从既得利益者内部的视角来考量,它需要走出“本位主义”。改革同样需要一场“成本核算”,这样的核算必须让公众作为主体更多地参与其中。

  昨天,有两个关于“改革阻力”和“改革成本”的报道,值得评说。

  一个是新华社的报道,温州车改因“大刀阔斧”备受关注,但高额“车补”是否涉嫌“变相福利”也引发一些质疑。温州市经信委某负责人坦言,人们对公车改革的期望值很高,但对大多数干部来说,毕竟公车象征一种待遇,用差异化的补偿,能“减少改革的阻力”。

  第二个是,湖北武穴市教育局人员超编一倍左右,该教育局局长在接受采访时,也为这种现象找到了理由——50岁的人退二线,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所以给他们发工资“也是改革的成本”。

  表面看来,这些回应似乎并非毫无道理,甚至是“理直气壮”的。但凡改革,总是对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要想清除障碍、减少阻力,总是需要付出一些成本,这一点不容否认。但问题在于:这些成本的度该怎么拿捏,是不是付出再多都是“对应且必要”的?显然不是这样。

  譬如公车改革,其整治目的就是重建公车与公车所用者的关系,祛除使用者过重的公车利益支配权,本就是要触动一些官员的既得利益,如果为了所谓“减少改革阻力”,付出了高于改革前的“成本”,这样的改革还“合算”吗?至于用“超编”来解决机关年龄结构老化,等于是用违法、违规行为来解决效率问题,即便目标达成,这样的“改革”也明显有些“蚀本”。

  公车改革也好,单位超编治理也罢,最终都衍生出“改革成本”的托词,说到底不过是一种“本位主义”。革自己的命总是艰难的,改革牵涉到的是实际收益,倘若只是从当事者的角度言之,习惯了公车私用的官员,习惯了“退居二线”、不上班拿工资的职工,自然会缺少摒弃既得利益的气度和胸襟,难以催生出真正的诚意和勇气。如此之下,出现“理直气壮”的“必要成本说”也就顺理成章了。

  改革成本究竟应该怎么算?显然,改革成本不能仅从既得利益者内部的视角来考量,它需要走出“本位主义”。道理很简单,改革成本是具有转移效应的。倘若改革过于注重减少内部压力、追求稳定,那么它必定会将改革压力转移给社会,从而让改革遭遇更多的阻力,令改革的整体成本变大。

  具体到公车改革和超编治理上,为了当事者情绪稳定而高额车补、机构臃肿两倍以上,它看似减少了内部的阻力成本,却增加了纳税人为之付出的经济成本、社会对制度设计者的心理失望成本,乃至公车改革和超编治理被拖延的时间成本。相对于短期的、小圈子的稳定,这实在是得不偿失的。

  一些改革探索者异口同声的“必要成本”回应,无疑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改革在进行,对改革阻力的认识要刷新,改革同样也需要一场“成本核算”,这样的核算必须让公众作为主体更多地参与其中。否则,当利益再分配,种种“必要成本”式的借口必会层出不穷。(新京报社论)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