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段郎说事去V背后的官僚思维令人瞠目结舌

2012-07-11 07:31 来源:华商报

  著名新浪微博博主“段郎说事”取消了他的V字实名认证,并停止更新另外三个微博,引发舆论侧目。“段郎说事”是九江市公安局纪委副书记段兴焱,微博上十分活跃,常在警务问题上与网民沟通互动,赢得很多拥趸的称赞,目前有超过24万微博粉丝。从目前所获知的信息看,他之所以去V,主要是因为受到官方压力。

  “段郎说事”在自己的微博评论中称,自己被约谈,“去V只是要求之一,最要命的他们居然说我微博有点阴暗”;“说我微博有个人主义,有取代官方之势”;“为我微博专门研讨,又居然研讨出一二三四,并提出要监控我的微博”;“说要扶持一个新的微博典型取代我”。看得出,他内心对此非常不以为然。虽然事后不就此话题接受媒体采访,但还是在一个力挺他的微博后转评道:“开博之初就意料到会经历阵痛,我不会仅把创新当口号的。”这似乎意味着,他仍会坚持在警务问题上与网友微博互动。

  为什么有关部门不能容下“段郎说事”个人化的表达?这背后反映出的官僚思维,的确令人瞠目结舌。其间有很多不符常情之处。

  一般的理解是,政府官员最好保持低调,过于高调与体制不合,也容易引起舆论关注,带出其他问题。但段郎的情况并不如此,他的微博语言,相当具有分寸感,几乎没有过激之言,一方面努力维护政府形象,另一方面又具有检讨与创新精神,改变普罗大众对警察很多的恶感。整体上,“段郎说事”的出现,于九江市公安局乃至中国警界,都是加分的。不仅市场化媒体赞誉有加,连《人民日报》也曾报道过他此前在“九江论坛”开创的“段郎说警事”栏目——对地方政府而言,《人民日报》的报道是一种加冕。从体制内的逻辑看,“段郎说事”应该受到奖励,而不是排斥。

  此前,即有网友担心段郎会不会因为在微博上“直言不讳”而受影响,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同事大都了解他的性格,对他也相对较宽容,不仅没有“喝过茶”,也少有批评。但很遗憾的是,我们最终没能从九江市官方看到这份最基本的“宽容”。

  如果不是段郎在微博上因某一个个案触碰到上级的隐痛,那更合逻辑的推理是,某些官员从私心出发,感觉“段郎说事”的横空出世是一种抢了风头的冒犯。刚才我说到段郎应该受到奖励。仕途上最直接的奖励,其实是升迁。在这个意义上,段郎也有自己的竞争对手,有不希望被段郎光芒笼罩的上级。他们中的某些人可能会觉得,段郎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九江市公安局纪委副书记”这个头衔,亦即他利用了公共权力的符号,最终谋取到的是个人的名望——还有可能将要降临的仕途奖励。所谓的“要扶持一个新的微博典型取代”,大抵就是这样的思维产物吧?

  至此,一个提升了警界形象的微博ID,反而成了被私欲觊觎的禁脔。它不是每个警官都可以染指与分享的。段郎也因此有了“喝茶”的遭遇。是这样么?如果如此,则是与段郎这一类人苦心经营的官员阳光形象背道而驰了。 (韩福东)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