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环球时报:看中国需保持多元视角避免极端

2012-10-09 08:40 来源:环球时报

  中国过一个国庆长假,光交通事故就造成794人死亡,这个数字听上去实在太多了。公安部的另一个数据是,今年国庆长假的交通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下降46.4%。但即使这样,794人这个数字依然惊人。

  这就是当下的中国。中国2011年交通死亡总人数为6万多,这相当于欧洲一个中小城市的人口。管交通的人强调,这是有1亿多辆机动车的中国一年交通死亡人数;1998年只有1000万多辆汽车的中国,一年交通死亡人数是近8万。但也有人提供了另一角度的另一组对比:在有2亿多辆汽车的美国,一年交通死亡人数只有约4万。

  前者强调中国是“快速进步的”,后者则强调这个国家是“糟糕的”。或许把这两组对比合在一起,能把中国描述得更加准确:贫穷的中国带有某种“原罪”,但这个国家的确在“快速进步”。

  中国舆论场每天都在发生数不清的争论,而辩论的核心逻辑似乎只有一个:是从纵向的发展看中国,还是现在就把中国的一切同世界最好的水平比。前一个视角带来乐观和信心,后一个视角让人沮丧并愤怒。

  我们的主张是两个视角应同时存在,后一个为我们提供视野和目标,而前一个是我们实现进步的真实轨迹。

  用这两个视角相互打架是愚蠢的,将两个视角分别政治化是将这个国家推向低能和混乱的不负责任。前一个视角对舆论的垄断会导致国家政治上的自满和妄自尊大,而后一个视角一旦主导舆论,很容易形成对中国进步的全盘否定,把这个前进中的国家说成一团黑。

  应当指出的是,过去的中国舆论常被第一个视角主导,国家有没有问题,都会被描述成高歌猛进的样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冲刷,也由于全球化带来了舆论的多元化,这个问题渐渐不再突出,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知道了这个国家在世界的大体位置。

  第二个视角近年在舆论场上快速蔓延,正逐渐确立其前所未有的“权势地位”。这个视角几乎很自然地抹掉了中国人这几十年取得的成就,在所有事情上都把这个国家呈现得一无是处。

  发展的中国辫子一抓一大把,即使中国的好事,也有足够多的负面因素。因为中国的发展仍是低水平上的,从高处很容易看到它“丑”的一面。这么大的国家不发展就是穷,一发展就会有些乱,一治乱就会导致一些局部的不自在。中国处在必须平衡又很难平衡的尴尬时期。

  中国就应不断纵向横向地自我审视,像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既很快乐又“乱糟糟”的,它的“乱”是中国快速发展的写照,又在世界先进管理水平面前暴露了中国现代化的脆弱。中国的发展没有错,但既然我们出发了,就必须处理迎面扑来的种种问题。

  有一些牢骚是正常的,但对中国出现这么多问题表现出“诧异”和“不理解”就是装蒜。有少数几个人装也就算了,而如果很多人一起装,就是中国社会的悲哀。

  单纯用“好”或“坏”来评判中国这样复杂的国家是件很不确切的事,种种数据和各地的景象都在证明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希望,这也是中国绝大多数人的直觉。发展就是有问题,并且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硬说“有问题”就是坏,这是对发展的误读,也是对这个时代的断章取义。

责编:李婷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