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6块3不只是体验贫困更是体验和富足的反差

2012-10-18 08:33 来源:南方都市报

  10月17日是第20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倡议公众用6块3过一天的方式体验贫困,积极行动。2011年11月中国政府将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扶贫标准,按此标准,中国还有约1.28亿贫困人口。一年按365天计算,每天人均纯收入即为6.3元。

  这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借助现代媒体,人们对贫困不陌生,甚至已经麻木,都不如亲身体验深刻。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总是抨击世界银行,记者问如果他是世行总裁,会做什么?他回答,先把总部搬到达卡(孟加拉国首都,世行总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被人类的苦难赤贫包围,世行官员们或许能更迅速现实地解决问题。”

  很多人对贫困冷漠甚至恶毒,并不完全是道德的贫乏,还有经历的贫乏。西晋惠帝是个医学意义上的白痴,听说百姓快饿死了,问何不食肉糜。法国大革命时的王后玛丽是个哲学意义上的白痴,听说百姓没有面包吃,问为什么不吃糕饼。大部分人没这么白痴,但贫困的魔鬼也在细节中。

  从以前的消费减到6块3,再过回以前。体验贫困不只体验贫困本身,更体验和富足的反差。好比近期的《蜘蛛侠》和《蝙蝠侠》要一齐看: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

  但这短短的一天,真能体会别人的长年累月,甚至一生么?尽管媒体追踪的体验者大都表示活得艰难,还有女记者“饿得受不了”,但严格地讲,他们只是日常消费,主要是吃饭,减到6块3,住房、水电、通信成本等,是按月或更长周期结算,没有摊销到当天。真实的贫困要困难得多。其实对很多营养过剩的同学,饿两天未必不“姓福”。

  某种程度上,感受6块3也像其它一些公益活动,变成了行为艺术。一个类似的创意,熄灯一小时,也很具观赏性。但有专业人士在网上吐槽,由于发电不能储存,这个活动减排有限,反而可能干扰供电的稳定。

  其实改革才30年,上世纪80年代前出生的人,绝大部分小时候都穷过,购买力相当于今天年人均2300元以下。如果人们记不住贫困的童年,饿一天就能想起来?这也是很多人的弱点之一:健忘。甚至,改变处境以后,不能善待还没改变的人。

  说到底,贫困不只是物质的贫困,更难的是精神的脱贫。马云曾说过,全中国给女朋友买比基尼最多的是哪个省份?西部某省份。给她的是希望,有一天会去海边。看,精神多么重要。(贺兰)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