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环球时报:优秀企业家中国崛起的稀缺资源

2012-10-23 09:00 来源:环球时报

  企业家在西方社会处于实际的支配地位,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不可能会是这样。但企业家对任何社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企业构成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出现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时代脱颖而出的关键性环节。

  中国已经有了一批敢闯善拼,并带领企业获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创业英雄。他们的成功往往代表了中国社会的某种突破,有很强的寓意。中国这些年改革的成就以及各种变化,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往往最集中。

  但是中国企业家作为一个群体,与美国这样的发达社会相比,也是差距最突出的环节之一。中国企业家不仅总体上弱,而且犯案的比例高,包括一些一度呼风唤雨的企业名人先后“出事”。中国经济秩序逐渐建立的过程令人感慨。

  中国这些年经历了改革的大变动,它带来的冲击是全面的。一些官员没有经受住诱惑而落马,而企业界偏离正轨的机会有可能更多。这是一个创造财富,同时也让很多人因一时贪婪和糊涂毁掉前途的时代。

  如果社会的制度建设能够足够快,就会使游戏规则更清晰,大大减少企业家们因为各种原因而出问题的机会。中国改革一方面自上而下推动,另一方面又因为民间总能自发打破成规,而这当中往往风险重重,突破和违法之间常有灰色地带。

  创业直到今天也不是中国很有吸引力的人生选择。迄今学成毕业的最时髦选择仍是进大公司、做公务员等。公务员考试的竞争尤其激烈,有人说,中国最优秀的人才目前仍在“体制内”最集中,似有一定道理。

  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构成十分复杂,不像公务员们大多是名牌大学毕业,企业家们的出身堪称五花八门。他们很多是之前就业的不如意者,比如才能得不到发挥,收入与贡献不成比例,或者就是简单的“失败者”。他们选择自主创业,往往顶了不小压力。

  在国有企业序列中,做企业负责人很难成为一生的事业,与做同级别官员哪个更有吸引力,争议较大。体制内的晋升往往伴随调动,而企业家如果总是调动必难成事,在一家国企长期做领导者,又与仕途的基本规则对不上号。

  中国社会总体上仍有很强的政治主导性,企业家们显得有些边缘是很自然的。标准的企业家往往逐利,但他们拉动就业,贡献税收,默默契合了国家崛起和发展民生的最大政治。认识和评价企业家,需要视角和坐标上的一点调整。

  有人认为,中国社会还没做好拥有比尔·盖茨那样超级企业家的思想准备,对企业家财富和影响力的接受度,仍在“逐渐发展”。这个分析也是有道理的。企业家们在中国的作用肯定会继续上升,全社会的观念将不断与他们的作用做新的磨合。

  由于中国不可能成为资本主导的社会,但中国又必须拥有世界最优秀的企业群,这个国家必须探索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创造独特的、全社会共赢的企业家成长环境,给企业家真正“上不封顶”的发展空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创造性的概念搭配,它开辟了中国的新纪元,但其中的很多细节仍待不断厘清。企业家是谁,社会该怎么对待他们,这是其中的关键性细节之一。我们必须让中国的企业家环境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竞争力,各种经验告诉我们,这是鼓励中国企业家忠诚事业,并且忠诚这个国家的不二之途。

责编:李婷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