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向歼-15飞机总设计师罗阳和身后精神致敬

2012-11-28 08:22 来源:环球时报

  沈飞董事长、总经理罗阳25日突发心脏病逝世,在“辽宁舰”航母舰载机成功起降传遍全国的当天,这个不幸的消息强烈震动了无数人的心。罗阳是领导研制歼—15舰载机的核心人物,他在大功告成后舒气放松的时刻突然倒在工作现场,甚至没来得及参加庆功宴,人们忍不住为他惋惜,也被他的故事及故事中某种渐渐陌生了的精神深深打动。

  罗阳的溘然长逝让我们以另一种眼光重新审视“辽宁舰”和它的舰载机。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通过一长串技术数据和投资额了解中国的先进国防装备,我们很少再去想这些装备背后的科研团队,两弹一星的精神好像早就画上了句号,我们会以为中国新的国防装备都是用钱“砸出来的”。

  罗阳以他的死告诉我们,没有一批甘于奉献的人,多大的投资都买不来国防现代化。现代世界的大多数技术都能花钱购得,但顶尖技术买不来,顶尖国防技术尤其买不来。在追赶世界最高军事水平的路上,中国将长期处在“两弹一星的时代”。

  中国需要现代化版的钱学森以及与他一起照耀了那个时代的光辉人物。今天的中国极尽开放与繁华,很多名人、有钱人从荣誉到资产与世界连为一体。但中国国防科工团队对这一切的分享一直落在后面,“独立自主”、“艰苦奋斗”这些老掉牙的口号必须在他们那里得到忠实的坚守。

  爱国主义不断在互联网上遭到嘲弄,但它作为国防科工的精神支柱,仍在鼓舞一代又一代人。从罗阳不多的公开材料中,我们不难推测他与爱国主义同样有着特殊的亲近。

  罗阳身为大型军工企业的领导,并有科研人员的典型出身,是非常标准的军工领域领军人物,他的成长也像是国防科工“流水线”的作品。总之他在自己的环境下并不特别,包括他突发心脏病倒在科研现场,这也并非军工行业以及中国泛科研队伍里的极端个例。

  罗阳的死在一个特殊时间和特殊地点抓住了全社会的关注,然而恰恰是他的不特别带给了我们真正的震撼。他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庞大的、默默无闻的人群,他们非常努力,工作强度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而且压力巨大,几乎不容闪失。他们中极个别的幸运者有可能“出头”,但绝大多数人注定只能做“中国崛起”这个大辉煌中的一粒分子。

  在今天的社会里,很多人因为默默无闻或者利益太薄而厌倦自己的工作,但国防科工团队的最大不同就是,他们仍能相当投入地分享国家军事进步带来的快乐和骄傲,他们至今是中国最善于合作、最充满集体荣誉感的团队。

  罗阳带领他的团队突破了中国舰载机的关键技术,中国从航天到航空、以及很多我们并不熟悉的国防科工领域有很多这样的团队,他们共同推高了中国国防的实力。罗阳是中国国防科工爱国主义及甘于奉献的缩影。

  罗阳的死因为航母舰载机起降成功的宽大背景而多了一份面向全社会的壮烈,在多元化社会早已色彩纷呈的今天,我们应当停顿一下,对罗阳的死给予一份特别的凝望。我们未必要把不同的人生追求进行价值排序,但罗阳带给我们心中的那一份震动值得我们珍惜它,放大它,我们对人生的理解会因此多一个高尚的维度。

  向罗阳致敬,在官方还没来得及反应时,这样的声音在过去几十个小时里已经响彻互联网。这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各部分是相通的,多元化带给社会的裂痕似乎并非看上去的那么深。这个国家有着埋在复杂表象下的共识与认同。▲

责编:李娅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