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戴先任:政府采购应当引入外部监督机制

2013-02-27 10:25 来源:南方都市报

  2月25日,学界完成的一份最大规模的调研结果《法治蓝皮书》发布,结论令人触目惊心:八成商品的政府协议采购价高于市场均价,有的市价仅只2600元的电脑,政府采购价居然能达到9.8万元,相差30多倍(综合各媒体报道)。

  政府采购的八成商品高于市面价,而有的要高出30多倍,多么可怕的数据,政府的采购量都很大,这么大的采购量,这么大比率和这么大的差价,这其中该流失了多少的公帑,而这流失的公款实际上又进了哪些人的腰包呢?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种心态和在其他方面实施公款浪费行为时的心态如出一辙,都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反正是公款,又不用自己掏腰包,这钱砸出去,最后还是自己享受了,同事和领导也满意,是出于占便宜和贪图安逸奢靡生活的原因。

  生产商与经销商的奸诈也是使采购价比市场价高得离谱的原因之一,但采购方的政府部门也不傻,他们怎会不明白呢?其原因只能主要是双方的合力使然,政府采购价畸高的后面往往有着一条官商勾结的利益链,虚高的部分,往往会变现为利润,被双方坐地分赃了。采购的浪费,往往还隐藏着腐败。看这些新闻后面的网友的评论,全将矛头指向了政府采购可能存在有“高额回扣”的现象。采购本就是件很容易出现回扣现象的事情,不仅是公家采购,私企里面的采购一职,都被人认为是很有“油水”的岗位。政府部门财力雄厚,而财政支出又缺乏透明度,自然更容易滋生腐败。各种公款浪费的背后,都有腐败的身影。

  一边是政府采购上的惊人浪费,一边国内却有九成的政府政务网站不对公众公开其行政审批进展情况(《法制日报》2月26日),地方政府无视老百姓对政府的监督权,民众无法对政府作为进行有效监督,是造成政府铺张浪费之风难以得到有效遏制、不少官员怠政与腐败的重要原因。

  要让政府采购清明起来,关键是要引入外部监督机制,采购公开,让民众能进行有力监督,才能遏制采购上的浪费。也就是政府实行透明化采购,任何一项政府采购活动,都必须对公众公布,只有这样才能将招标部门的权力关在笼子里。(戴先任)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