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上海摩天大厦再创新高刍议

2013-08-10 09:30 来源:环球时报

  高达125层的“上海中心”本月初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到2015年,它将以632米成为上海的新高度。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这个原本值得庆贺的事件,却招来一片质疑之声。据报道,在“上海中心”封顶之际,中国各地还有一批摩天大楼正在建设中,全球在建的摩天大楼有87%在中国。

  很多评论都提到著名的“劳伦斯魔咒”。1999年,经济学家劳伦斯提出“摩天大楼指数”,他认为,世界摩天大楼的开工建设,与商业周期的剧烈波动高度相关,大楼的兴建通常都是经济衰退到来的前兆。意即经济高峰刺激了建摩天大楼的愿望,但耗时多年的摩天大楼建成时,经济衰退却已到来。

  没有人愿意把“上海中心”同这个不吉利的说法挂钩,从实际情况看,中国的经济放缓也的确谈不上是“衰退”,上海及长三角所汇集的经济增长动力还远未用尽。

  然而很多担心也是客观存在的,中国房产建设的速度远高于真实需求,这让人想到商用摩天大楼大概也被卷了进来。对城市“竞争”摩天大楼的高度舆论一直有不少质疑,但这些“警钟”就是压不住各地的摩天大楼竞赛。

  很难将这些大楼都简单归结成各地政府的“面子工程”。摩天大楼的投入动辄上百亿,必须有公司的商业雄心做支撑。摩天大楼多反映了相当普遍的商业乐观,尽管这当中有一部分未必不是盲目的。

  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间虽有起伏,但国人并未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衰退。这一轮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了中国经济放缓,但人们对政府有能力保持国家经济的较高增长仍很有信心,认为这是政府的“义务”。人们对中国会不会有一天真像其他大经济体那样陷入“停滞”没有认真思考过,觉得那是“很遥远的事”。

  摩天大楼因此崛起得很“固执”。放眼全国,它们越来越多,这同中国经济增长的大势相一致,这当中积累了多少泡沫,这些泡沫是否能消化,还是有一天会破裂,它们破裂了会带给经济多大伤害,都不十分清楚。就像住宅市场,它的泡沫化情形究竟有多严重,中国社会目前一头雾水。

  要摩天大楼建设很准确地对应经济形势和节奏无疑很难,对于参差不齐的部分,市场有能力调节一些,但市场的弹性和消化力不是无度的。因此各地都需对摩天大楼的风险保持必要的警惕,连种辣椒种多了都要谨慎,更何况“种”这些像是钞票垒起来的百层大厦。

  一方面中国的摩天大楼多,有其合理性。另一方面,摩天大楼越来越集中在亚洲等地的新兴国家,这当中肯定也有刚富起来喜欢炫耀、攀比的心理因素。希望各地建摩天大楼时做一番严肃的自我反思:它仅仅是地价贵等经济因素造成的,还是掺杂了非经济的心理因素?后一种因素越多,大楼建成时面对的风险也必将更高。

  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它的特殊经济聚合力是其他地方不能比的。上海迄今建的摩天大厦几乎都成功了,这预示了“上海中心”成功的概率很高。这也是我们对它的祝愿。越高的地方,就意味着越广的视野,需要越长远的盘算。多做一些应对风险的准备,这是上海,也是整个中国经济应当有的稳健和成熟。(环球时报评论员 单仁平)

责编:王嘉懿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