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吴法天:微博名人,勿把底线当上限

2013-08-21 09:37 来源:海外网

  最近,有关部门举办了“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邀请了一些微博大V参加,据称与会者达成共识,共守“七条底线”:一是法律法规底线;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底线;三是国家利益底线;四是公民合法权益底线;五是社会公共秩序底线;六是道德风尚底线;七是信息真实性底线。接着,又看到央视在推选微博正能量大V,一些千万粉丝级的名人均名列前茅,但在微博上却引发巨大争议,网友称“太喜剧了!”。

  我理解有关部门举办论坛的初衷,也对与会者达成的七条底线表示支持。自微博产生以来,网络言论的自由度得到空前的释放,各种观点也在网上激烈碰撞,激活了社会舆论,这是值得称赞的好事。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伴随自媒体时代而来的,是各种谣言、诽谤、人身攻击、网络侵权,乃至网络犯罪,但制定法的滞后性又无法及时规制各种失范行为,成一时乱象。而网上的意见领袖,俨然在传统媒体之外,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影响着舆论的走向。探讨网络名人的社会责任问题,无疑很具有现实意义。

  有人说谣言止于智者,拥有千万粉丝的意见领袖们有公信力,可以充当谣言的过滤器。但事实恰恰相反,一些微博名人早已成为公认的造谣传谣源,成为负能量的集散地。名人自身的光环让一些人乐于扮演“急公好义”的角色,总是不加分辨地转发一些轰动性的传闻以博眼球,而很多传闻往往经不起证据的细致拷问,名人也没有时间进行认真的梳理。而一些本身奋斗史或发家史并不干净的名人,则在网络时代逐渐露出破绽,褪去华服,打回原形,甚至锒铛入狱。一些实力雄厚的名人面对质疑,则可以通过媒体洗白,甚至操控舆论,摇身一变成为“白莲花”,这又让整个网络民意的真实性充满暗礁。

  相比于过去的“无为而治”,近期官方媒体有意识地推荐一些文章,宣扬名人社会责任的七条底线,提倡正能量,是对网络舆论空间的激浊扬清。在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条款之外,这些道德底线本身就是大众舆论的一部分。有约定,总比没有约定好。

  但是,这些“底线”和“原则”毕竟只是属于道德层面的约定,没有任何法律效力。有些名人就是以不断突破底线而出名的,他们若继续传播负能量,还真拿他们没有办法。在现实中,这些底线或许还会成为他们的上限。道德说教比不上规则之治,尽可能地用法律约束,把那些肆意造谣、人身攻击、侵权,乃至突破国家利益底线的言论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依法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也依法惩治违法者。网络不应该成为没有警察的高速公路,自媒体赋予名人们的自由若不被珍惜,法律应该屹立在言论自由的边界线上。

  (吴法天,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责编:刘睿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