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区重建,少不了街道老太太

2014-02-07 17:27 来源:环球时报

  在计划经济时代,有一种人物常被提及,在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一度被当成“负面”角色,这就是街道老太太。她们虽然不在外面工作,但热心公益,积极参与街道建设,帮邻居照料孩子,看到乱倒垃圾、随地吐痰等行为绝不姑息,看到陌生人她们会保持警觉,上前询问。她们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构新社区生活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当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物。这些老太太既是社会的粘合者,又是生活的安慰者,也是安全的保卫者。而她们自己也获得精神的寄托和充实,感觉走出了家庭的围着锅台转的生活,参与社会的公共生活。

  当然,街道老太太的形象也是矛盾的,人们对于她们也是有褒有贬。一方面,她们对于一个守望相助、互相扶持的社区生活有着重要作用。没有这些人的积极参与和热情,社区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但另一方面,她们有时也确实有过度热心的局限,对他人的私生活干预太多,有时甚至过于警觉,把正常的来访者当成坏人。这些都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街道老太太受到诟病的方面,一度也有所谓“小脚侦缉队”的讽刺性说法。不过,尽管如此,邻里之间的热络联系以及温厚的人情味,确实令人怀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动加快,我们当今居住条件取得长足进步,标准的中等收入者生活方式逐渐代替了过去的街坊邻里之间的紧密联系,街道老太太这一角色也就开始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在社区里虽然也能见到老人,但他们仅仅是别人家的老人,和我们的生活不再有以前那样的联系。而与街道老太太消失相关联的,却是我们社区生活的涣散和瓦解。

  如何凝聚社会共识,使得面对不同境遇的人具有新的共同情感,乃是当下不可回避的文化要求,而社区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那么在中国高速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中,受到生活方式变化和社会观念变化巨大冲击的社区,如何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如何应对全球化和本土性之间的复杂矛盾,就显得尤为重要。社区是世代生活的空间,又是粘合社会的关键。但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力量使社区瓦解和溃散,进而导致社会的失序和冷漠。虽然私生活的秘密不再受“小脚侦缉队”关注了,但却变成社会上通过自媒体到处流传的八卦和丑闻。

  我们可以发现,在今天的社区内,邻里之间往往老死不相往来,公共事务往往被漠然置之。我们在社区往往被陌生和冷淡的相互关系、疏远和相互防备的社会氛围、以经济为纽带的交换关系所笼罩,生活中可以依靠的仅仅是核心家庭的力量。我们又开始怀念街道老太太带来的那种感觉了。这其实是对于社区重建的渴望,对于传统人情不可替代精神价值的缅怀,对于业已消逝的紧密邻里关系,对于守望相助、互相扶持的相互联系所具有意义的再度认知。

  街道老太太是一个社区的活力符号。现在对她们的召唤,其实是我们需要更紧密的邻里关系的体现——既要有自己的私生活空间,也要有公共生活;既要有个人的成功和奋斗,也要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信任。(张颐武)

责编:刘大彬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