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无批评无进步,建设性助批评远行

2014-04-23 08:04 来源:环球时报

  如何对待批判,这个问题在中国并没有根本解决,甚至在理论上也是模糊不清的。批评是受到肯定的,因为批评这个概念本身,就包含了建设性。批判的情况则比较复杂,有一部分同样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建设性,还有一部分的出发点就是对抗,甚至政治对抗。如何对待这一部分声音和力量,中国社会非常缺少经验。

  事实证明,让极端的批判者保持态度和表达方式的克制是困难的,这些人往往有把这样做的空间用尽、直至突破其边界的趋向,“为批判而批判”现象的出现是其必然结果之一。从西方社会的情况可以看得很清楚,那里的不同政治集团相互批判,而且越是政治批判,这种倾向越明显。西方社会里的各种批判很多,但它们的社会治理框架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极端批判的作用。

  中国的政治体制与西方不同,对社会和谐的追求和维护,是中国政治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以前,这一追求被推向极致,达不到的时候就宁肯要它的虚假表面。改革开放后,实事求是原则得以回归,思想解放逐渐促进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多样化。

  中国一些媒体人和知识分子从对外学习中,把“对抗性批评”引入中国。必须指出,这些批评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正面作用,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中国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的进展,大多是这些批评前仆后继积累的结果。中国取消收容制度、废除劳教制度,也是批评的大行其道之果。

  与此同时,一些对抗性批评朝着对抗性批判的转化,带来了中国社会的一些不适感,甚至困惑。因为这些批判削弱了社会信心,引发或强化了社会对立,引导了一些舆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体负面评价。最极端的批判者还鼓吹反宪法的政治方向,如取消中共的领导地位,不再走社会主义道路等等。

  中国能做到鼓励、接受并包容批评和批判,同时在政治上驾驭极端批判的负效果吗?显然我们不存在一个现成的框架实现这一切。成与不成都不取决于或不完全取决于一项设计,而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参与这个博弈的不光是中国内部力量,西方力量在这当中时隐时现,这增加了中国社会做这项政治判断的复杂性。

  中国需要尖锐批评的存在,哪怕它们有时就是为了“对抗”,中国同时需要持续关注尖锐批评乃至“批判”出现后的国家政治安全。鱼和熊掌必须兼得,对这一原则的重大意义,社会各界、尤其是知识界应该首先达成基本共识。

  为实现这一目标,有两点至关重要。第一,它不能是各种舆论力量放任自流的“纯博弈”,必要的政治领导力不可缺席。第二,它的实现方式恐怕要探索、创新,它既不能是回到过去传统式的,也不能是西方式的。中国有自己的法律体系,依法进行批判,恐怕是第一原则。谣言和反宪法言论都应首先受到打击和限制。

  批评的活跃是社会活力的一个方面,保持它的整体建设性,是它不断发扬光大的前提。“建设性”的含义是发展变化的,但要给这个过程留下时间和空间。对于那些有明显破坏力的批判,当社会尚无能力将其自然边缘化的时候,就会出现强制性限制措施。这个摩擦过程是中国绕不过的经历。只有中国多少年后形成的社会发展结果,能决定对今天这一切的定性。(环球时报)

责编:刘大彬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